朱厚照雖然感到有些失望,但還是點頭:“也罷,沈先生先看顧軍機大事,若來年平定草原,朕再讓沈先生執掌內閣和吏部,那時應該沒什么問題了吧?”
沈溪心想:“聽這小子的意思,非要讓我出來幫忙打理朝政,你這分明是把我當成劉瑾的接班人啊!我雖然幫你把劉瑾扳倒,可不代表我非得站到臺前來,為你的荒唐胡鬧遮風擋雨!”
心里雖這么想,但沈溪卻不能直說。
朱厚照道:“沈先生,你之前說司禮監掌印之位空缺,應該找人填補,那你覺得何人合適?”
說到這里,小擰子明顯緊張起來,呼吸變得急促,看向沈溪的眼睛滿是熱切……輪到給宮里的太監“論功請賞”,擁有發言權的人仍舊是沈溪。
之前對于六部尚書任免,沈溪只是隨便說了幾句,李鐩、楊一清、何鑒等人便被火線提拔,而現在涉及司禮監掌印之位,在小擰子看來,沈溪這邊舉薦誰,那誰便十之**會登上高位。
沈溪道:“此事得由陛下定奪,內宮事務,微臣沒有資格發表評論。”
本著幾方不得罪的原則,沈溪沒有指定具體人選,同時這也是為避免朱厚照懷疑,沈溪一直都不認為朱厚照會對自己完全信任。
沈溪暗忖:“這小子也就嘴上說得好聽,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經歷了劉瑾背叛之事,這小子必然對誰都抱有戒備心理,但他現在學會了收買人心,更兼善于隱藏心事,所以不能把他的話當真。”
朱厚照皺眉:“沈先生,你知道朕向來沒太多主張,其實朕身邊這些太監中,論能力還是劉瑾最強,這也是朕之前為何重用他的根本原因……唉,除了那狗東西,旁人一時難以替代啊!”
言語間朱厚照還有些遺憾,對自己少了一條忠狗惋惜不已。沈溪試探地問道:“以陛下看來,誰最適合這職位?”
“如果有屬意人選的話,朕不早決定了?朕覺得戴義太老了,能力也不行,以前劉瑾讓他往東他不敢往西,而高鳳、李榮這些人……跟朕的關系又有些疏遠,小擰子平時做事倒深得朕意,但他太過年輕,難以服眾,唯有張永和張苑,或許可以試一試……”
朱厚照在司禮監掌印太監人選上,采用的是排除法。
沈溪大概聽了一下,覺得這小子思維倒也縝密,先把不可能的人選給排除掉,最后留下了兩個競爭者。
張永和張苑,二人無論是能力、履歷,還是跟朱厚照的關系,均為其余太監所不及。
僅就關系來說,張苑跟朱厚照更親密些,但張永卻有大量軍功榜身,而且在朝中的聲望也是張永更高一些。
朱厚照看著沈溪問道:“沈先生認為,二人中誰更合適?”
沈溪道:“以微臣想來,張永和張苑應該都能勝任,但要從中確定一個人選的話,就得看誰更符合陛下意愿了。”
朱厚照不再說什么,開始認真思索起這個問題來。
良久后,朱厚照才一擺手:“朕不傷腦筋了,實在太累,管他們誰來任司禮監掌印呢,不就是幫朕批閱奏疏嗎?內閣至少有三位閣臣,為何司禮監就不能額外增加處理朝事的人選?”
沈溪解釋道:“內閣其實也有首輔和次輔之分……再者,司禮監內有秉筆太監多人,均可代陛下行使朱批大權,而掌印則只設一人,也是為遇到事情能有定奪。”
朱厚照若有所思:“如果奏疏能由沈先生來批閱就好了,如此朕就不需要那些奴才做事……”
沈溪趕忙勸阻:“陛下千萬不可有如此想法,若文臣可自行處置朝事,權責已等同歷史上的丞相,而太祖廢黜丞相之位,便是為避免臣子權力過大,威脅到皇權。就算微臣無叛逆之心,陛下也完全信任,也不能開制度先河,否則太祖所做努力將付諸東流。”
朱厚照沒好氣地道:“沈先生可真會為朕著想,你三番四次推脫,說你有野心也沒人信……唉,或許你說得對,朕不能隨便打破祖宗定下的規矩,否則規矩一亂,天下也會隨之大亂……朕不多想了,就從張苑和張永中選一個吧。”
“另外,吏部尚書和新增入閣人選,也要盡快定下來,沈先生不想操勞的話,可以跟謝閣老商量一下,朕有些餓了,先去用膳,有事回頭再說!”
跟往常一樣,朱厚照沒說幾句就想開溜,在他心目中,吃喝玩樂永遠排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