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剛離開刑部衙門不久,洪鐘、張綸和張子麟等三法司要員便匆忙而至。
這些人早就知道沈溪要過來,所以先行回避,他們不太明白沈溪造訪的用意,干脆讓年老持重的何鑒出來接待,而他們則等沈溪走后再出來問詢情況。
“怎的?他說要把宗卷帶回私宅審閱?那不跟以前劉……”
洪鐘的話說到一半便說不下去了,不過他的意思很明顯,沈溪跟劉瑾愈發相似,居然把公事當作私事來處理。
何鑒道:“別這么早下定義,到里面說話。”
一行人進到刑部衙門,半道上大理寺卿張綸道:“卻不知沈尚書到底是怎么個意思?不會是想借處置閹黨案斂財吧?”
洪鐘回道:“這……應該不至于吧?”
幾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臉上發現茫然之色。
現在沈溪分明已接替了劉瑾的位置,至于將來是怎么個路數,沒人知曉,一切都是猜測。
何鑒一擺手,幾人前后腳進入公事房。
何鑒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道:“操那心作何?按照沈之厚之前的說法,一切都會以陛下吩咐行事,力爭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案子或許到此為止……不過地方上閹黨名錄尚未成冊,或許存在一定變數,不過總歸比謝尚書處置案子,要更風平浪靜些。”
洪鐘苦笑道:“沈之厚收攏人心的意圖非常明顯,反倒讓人不安。”
何鑒打量洪鐘,詫異地問道:“宣之的意思是說……沈之厚確實想當第二個劉瑾?”
洪鐘搖搖頭:“現在不是我想說,是朝中很多人都如此傳言,尤其是昨日午朝未能順利進行,大家都覺得現在唯一能跟陛下建立聯系之人,除了宮里太監,就是沈之厚……但偏偏陛下對司禮監的差事未做任何安排,就連吏部尚書……也只是謝閣老暫領,這是要為沈之厚準備位置,等處置完閹黨案便拔擢沈之厚上位!”
何鑒聞言不由皺眉,看了看張子麟等人,這些人暫時都不說話,主要是他們大多牽扯進閹黨案,不敢隨便發表評論,現在沈溪那邊一句話,就可能讓他們下獄問罪,而洪鐘從一開始就沒有列入閹黨名錄,所以才敢這么直言無忌。
“不會。”
何鑒搖搖頭,“沈之厚是什么人?他乃是三元及第的狀元出身,劉瑾豈能與之相提并論?如今朝中非議的一些事,包括平草原的國策,都是為斗劉瑾不得已而為之,當初于喬那邊說得很清楚,一旦劉瑾事敗,這些都可以取消,沈之厚怎會做出禍國殃民之事?”
洪鐘道:“唉!也就是何尚書你才對他完全信任……罷了,還是先等看看他如何處置案子吧!”
“陛下平時在豹房開銷不小,劉瑾一倒,接下來誰為陛下斂財?以前劉瑾斂財的方式就是從我們這些官員身上搜刮,沈之厚能開辟出新財路來?如果他無法為陛下維系財源,陛下如何對他保持信任?”
“這是個難題,只有沈之厚自己才知道如何化解。”
何鑒板著臉道:“言多必失,這種話宣之以后少提為好,若被于喬聽到,指不定又要掀起一場風波!”
……
……
謝遷很快便知道沈溪把閹黨案卷宗自刑部衙門移到私宅,卻無計可施,目前他沒心思登門找沈溪商議事情,因為這會讓他覺得很丟面子。謝遷一心等沈溪“幡然醒悟”,可現在沈溪在這個問題上絕對不會遷就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