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長久不對朝廷積弊動手,要不了多久大明又會進入一潭死水的狀態,幾十年如此,幾百年怕也如此,但大明究竟能持續多久?莫非不改革,外夷就不會入侵,民間就不會有災荒,大明就能千秋永固?”
沈溪說的這番話,讓謝遷很是生氣。
謝遷黑著臉道:“照你這么說,如果不進行工商稅改革,大明還能亡了不成?”
也只有在私下的場合,謝遷才會如此肆無忌憚,這種話不管是以何目的說出來,都是犯禁的。
沈溪道:“不變不通,以我想來朝廷各項事情皆如此,既定規則未必全都對……敢問謝閣老一句,如果不從工商稅著手為陛下獲取額外的資金進項,不知還能從何處想辦法?難道您希望朝中出現第二個劉瑾?”
之前謝遷心中一肚子氣,但在聽到沈溪的話后,突然啞口無言了,開始皺眉仔細思索起來。
沈溪順著話頭繼續往下說:“當初陛下信任劉瑾,不就是因為劉瑾能幫陛下斂財?劉瑾倒臺后,很多人都說,我這個陛下信任有加的先生會成為第二個劉瑾……這種話真難聽,我本無心為奸黨,但奈何以如今陛下心態,卻需要人為他斂財和打理骯臟事,這也是為何名不見經傳的錢寧從遼東回來便受到重用……人言可畏啊……”
“行了,不需要你說下去。”
謝遷伸手打斷沈溪的話。
沈溪緘默不語,心中慶幸自己的話終于引發謝遷的思考。從頭到尾,他都沒強求謝遷完全接受他的想法,能讓謝遷這老頑固把事情琢磨清楚,已經相當不錯了。
謝遷考慮半晌后,問道:“你估摸,這工商稅一年大概能征收多少?”
轉眼間,謝遷便開始跟沈溪談及工商稅的具體征收數目來,顯然其在思想上有了一個很大的轉變,從之前的抗拒,到如今順勢接受,然后摳細節。
沈溪道:“第一年收入不會太多,估摸只有幾萬兩到十幾萬兩銀子……好在陛下自閹黨魁首以及黨羽府邸中查抄出大量銀錢,短時間內對金錢的渴望沒那么大,而且工商稅改革最初只是在北直隸展開試點……”
“那過個三五年呢?”謝遷皺眉看著沈溪。
沈溪大概一想,伸出五根手指:“至少五十萬兩。”
沈溪沒往多了說,以他估算,如果大明工商業可以無限制發展的話,每年收入上百萬兩銀子輕輕松松,甚至可以成為大明主要稅收來源。但沈溪不能把話說滿,因為他知道工商稅改革會遇到很多艱難險阻。
“這數字也太高了,朝廷收上來五十萬兩,意味著地方官府會少收入相應的銀子,沒了大筆進賬,你要面對的阻力,起碼跟五十萬兩銀子對等……你自己好好琢磨,最好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只要每年能為內庫賺個一二十萬兩銀子便足矣!”
謝遷對于朱厚照的開銷有大致估量,在他看來,這個不靠譜的皇帝再怎么揮霍無度,一年花銷個一二十萬兩已經頂天了。
沈溪很想說,就算工商稅一年進項五十萬兩,也未必夠那熊孩子折騰的。
但有些話只能適可而止,他現在急需謝遷的支持,至于具體數字,真到了工商稅開收并且走上正軌后,恐怕他這個始作俑者也無法限制其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