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真話。”
朱厚照一愣,問道,“沈先生覺得朕說的話不對么?”
沈溪語氣平淡:“站在朝臣的立場,無論陛下做什么,或者朝堂有什么事,他們都可以參與議論,所以就算是微臣的提議,或者是陛下所做決定被他們反駁,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古時不是有唐太宗虛心納諫,作為明君的表率么?”
“那些都是騙人的!”
朱厚照一聽到大道理,就會不自覺抵觸,皺眉氣惱地說道。
沈溪道:“無論陛下是否贊同,都得認清楚一個現實,那就是不管做什么,都要朝臣來執行,需要獲得世人認可,否則大臣就會陽奉陰違,出工不出力……”
“朕看誰敢!誰要是這么做,朕就讓他滾蛋,以后別想在大明為官!”朱厚照打斷沈溪的話,語氣很沖。
沈溪嘆了口氣,搖頭道:“陛下,無論謝閣老在朝會上說了什么過分的話,微臣都能理解……或許陛下在很多事上太過依賴微臣了。”
“什么依賴?事實本來就如此嘛……劉瑾謀逆是被沈先生察覺并親自拉下馬來的,你怎么可能跟閹黨暗中勾結?明年戰事,大明還要依賴沈先生調兵遣將,朕只是給沈先生打打下手而已……朕重用賢才,難道也有錯?”朱厚照道。
沈溪搖頭:“微臣獲陛下認可,高興之余,不免誠惶誠恐,不過有些事終歸不能以過往成績作定論,歷史上有多少名將遭遇敗績聲名一朝喪盡?來年這場戰事,若建立在大明百姓流離失所的基礎上,微臣自己也感到沒有必要。”
朱厚照本來想從沈溪身上尋找認同感,結果沒想到聽了一耳朵反駁意見,當下驚訝地問道:“沈先生,您怎么打起退堂鼓來了啊?”
沈溪道:“微臣從未有退縮之意,但有些事,必須獲得朝臣認可,進而贏得天下百姓支持,如此朝廷推行方針政策,才會事半功倍……今日朝會上有一點謝閣老說得很對,來年戰事不能過多耗損我大明國力,最好量力而為。”
朱厚照轉身往暖座而去,語氣有些不耐煩了:“這些大道理,朕不想聽,朕想的是一舉平定草原,而不是小打小鬧。”
沈溪道:“微臣之前奏疏上所列數字,可適當降低,又或者……干脆由微臣來籌措糧草物資,不用戶部調撥一文錢!”
朱厚照驚愕無比:“什么?沈先生,你這話不是開玩笑吧?一場大戰下來,動輒幾十萬兵馬,您來籌措……難道就不是從民間所得,不會妨害百姓民生了?”
沈溪笑了笑,道:“有些事,若是直面而行不可得,那就干脆換個前進的方式。之前謝閣老反對工商稅改革,抵制來年增加軍費用度,那陛下何不改個思路,以籌措軍費為由,向商賈納捐,朝廷再向商賈提供便利,讓他們可以增加收入……陛下以為如何?”
朱厚照眉頭緊皺:“可是……這跟工商稅改革根本挨不著邊嘛。”
沈溪正色道:“看起來不相干,但癥結就在這里,商人從朝廷拿到好處,同時捐獻軍費幫助大明打勝仗,如此一來,朝廷和百姓都未增加開支……國泰民安,陛下您也可成就千秋功業……到了來年,陛下不需要商賈納捐籌措軍費,而商賈又看到納捐帶來的好處,那時不知商賈會以什么渠道行納捐并獲得朝廷給予的便利呢?”
朱厚照腦袋瓜可不笨,稍微琢磨一下便回味過來,神情振奮道:“沈先生的意思是,先拿籌措軍費作引子,讓商賈出錢,其實是變相推行改革,等來年商人需要政策便利時,只需按例納錢便是……等于說工商稅就算不大張旗鼓地推行,朕也能拿到足夠多的銀子?”
沈溪笑著回道:“大概意思便是如此。”
朱厚照一拍大腿:“還是沈先生高明,現在朝中那么大的阻力,甚至商人自身也未必認可朝廷的工商稅改革之舉,但若是以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行,阻力就要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