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問道:“難道王瓊沒來過兵部?”
王敞和陸完不由對視一眼,二人嘴上說沒事,但其實西北地方還是有事的,其中最主要便涉及到王瓊來京師索要錢糧。
陸完道:“西北地方缺糧不是一天兩天,這次德華只是回京述職,沈尚書實在沒必要擔心,之前他已上疏,估摸年后朝廷便會有批示。”
沈溪搖頭:“以我所知,王瓊可能不會等到來年開衙后才出發回三邊,現在不處置,年后誰會在意這件事?”
陸完和王敞都很為難。
本來都年關了,大事小事能解決的解決,能拖延的拖延,沒人愿意在大年三十這天沒事找麻煩,而沈溪第一天回衙門,就風風火火要解決王瓊要糧的問題,讓二人感到很棘手。
沈溪道:“如果二位覺得事情難辦的話,就由我來處置,今日我可能帶德華去面圣。”
“呃!?”
陸完詫異地問道,“這突然間就說要面圣,是否太過倉促了些?這圣上可不太容易見到……”
他話還沒說完,就被王敞在背后拉了一把,陸完忽然意識到打退堂鼓不太好,怎么說沈溪也是上司,現在沒命令二人必須遵從就已算是給面子了,如果繼續推搪的話,很容易被沈溪誤會為二人跟謝遷沆瀣一氣。
但實際上現在兵部上下跟謝遷都有一定嫌隙,主要是因為謝遷對兵部不待見,再加上王敞和陸完都曾列入閹黨名錄中,為謝遷所惡。
謝遷不待見,二人自然不會覥著臉去逢迎。
沈溪道:“之前我已跟王瓊打過招呼,所以兩位不用擔心,你們可能要幫忙走一趟戶部衙門,至于楊尚書那邊是否會聽從我的意見,無需勉強,你們只是例行通知一聲罷了。”
陸完看了王敞一眼,問道:“謝中堂那邊……”
沈溪笑了笑道:“只要消息傳到戶部,謝中堂不可能不知曉,所以二位不必擔心,只管把事情做好,中午前就可以回府過年了。”
……
……
沈溪回衙,做事風風火火。
陸完和王敞完全無法招架,就算二人為官經驗再豐富,在沈溪這個上司面前,他們只能無條件遵從,還一點脾氣都沒有。
誰叫朝中威望和做事能力,都跟沈溪有巨大差距?
沈溪寫東西的時候,王敞和陸完出了院子,王敞急道:“怎不跟沈尚書說說,讓他把事情拖到年后?”
“你為何不說?其實這樣挺好的,年前這事兒一直無故拖延,德華到處求人都無濟于事,就連應寧也不幫西北說話,今天這么個特殊的日子,沈尚書能把事情做完的話,年后我等不就省心了?”
陸完在這點上,倒很支持沈溪。
王敞道:“西北缺糧,分明是朝中諸公欲阻止來年戰事,謝中堂這般行事未嘗沒有道理,不過就是苦了邊軍將士……唉!這件事最好還是找人知會謝中堂一聲,免得回頭你我又要被責難。”
陸完瞅了王敞一眼,似乎不滿對方的態度。
但陸完沒直接出言批評,等二人回到公事房時,沈溪已把要寫的東西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