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外行來說,一百六十萬兩銀子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對于沈溪和胡璉這樣明白大明國庫收入的人來說,更清楚這數字的分量。
總的來說,就是大明銀價騰貴,全國各行省收入加起來也不過折白銀兩三百萬兩,而這筆生意總的數字高達三百二十萬兩,大概相當于大明一年的收入。
胡璉驚訝地站起來,認為佛郎機人吹牛,怎么可能有人擁有那么多白銀?
沈溪卻沒感到如何驚愕。
沈溪對于佛郎機人在大航海時代的收益有一定了解,哥倫布帶領船隊第一次到美洲時,就已能帶上百噸級的大帆船,而這次佛郎機人為了防止被路上的海盜和大明的水軍掠奪,同時為了裝更多的貨物,帶了二十多條大船而來,旗艦就是百噸級的大帆船,剩下的船只差不多五十噸到一百噸不等。
按照西方人的度量衡,二十兩為一公斤,所以總共三十二十萬兩也就是一百六十噸,這么多船運不到兩百噸白銀到大明,簡直不要太輕松。
數字大概沒問題,沈溪要顧慮的就是大明市場容量了。
沈溪明白,如果把這三百萬多萬兩銀子全投到民間,銀價必然急速下跌,帶來的結果就是國家通過外來白銀稀釋民間財富,盡管民間所有藏銀數量可能高達數千萬兩,但對于流通領域來說,沖擊會很恐怖。
沈溪點頭:“可以,你們要在十五天內,把銀子送到我指定的地方……哦對了,你們的運銀船停靠在直沽口外海,是吧?”
盧蘭達問了翻譯沈溪這話是什么意思,然后斷然搖頭:“不對,不對,我們的運銀船不在天津外海,至于具體停靠在哪里,不能告訴你們,你們的海疆很不安全,有很多不知哪兒竄出來的海盜,所以我們只能把船只停靠得遠一些,免得被海盜劫掠。”
沈溪心想:“你們本身就是海盜和殖民者,居然也怕別的海盜來搶?說出去有點丟人吧!”
盧蘭達道:“我們可以在半個月內,把銀子送到你們京城,不過需要你們安排人接收清點……我只相信沈大人,對于你們國家其他人……我不能放心,而且我們必須把所有貿易細節都寫在協議中,如果誰違反約定……后果會很嚴重。”
胡璉不解地問道:“他這話是什么意思?”
沈溪解釋道:“就好像締結國書一樣,事前先把做買賣的細節列下,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說清楚,然后以后就按照協約辦事……在雙方實力對等的情況下,西方人把貿易協議當作金科玉律,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胡璉不理解西方人的契約精神,也就不再多問,他對沈溪越發敬佩,不費吹灰之力就從佛郎機人手上賺到一百六十萬兩銀子,后續還有更多銀子到賬,不過他心里隱隱有些擔憂:“雖然賣給佛郎機人的貨價格定得很高,我們會大賺特賺,但一時間從哪里籌措那么多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