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對于何鑒的立場非常遺憾,這跟平時何鑒所做所為有關,名義上保持中立,但其實什么事情都堅定地站在謝遷一邊。
沈溪不認為何鑒是什么股肱大臣,這樣庸碌無為的老臣對于維護朝廷的穩定有一定幫助,但在這個大航海時代開啟的特殊時期,任何因循守舊的思想,都是大明國力衰落的根由,何鑒相當于大明臃腫不堪的官場的一個代表人物。
不多時,沈溪見到佛郎機使節盧蘭達。
沈溪從盧蘭達的臉色,看出對方休息得不是很好,這也是因為盧蘭達心里揣測一些事,跟大明邦交和貿易的不順,讓他反思這次來大明做買賣是否太過沖動。
沈溪對盧蘭達道:“既然已經做出決定就不要再多想了,我已準備好國書,等你們離開時就會交給你們,你可以回去跟你們國王說,我大明跟你們佛郎機建交誠意滿滿,如果將來在海外有什么利益爭執,大明愿意攜手佛郎機,締結進退一致的軍事結盟。”
“啊?”
盧蘭達很驚訝。
之前他對跟大明建交之事持懷疑態度,因為大明真正的主宰正德皇帝拒絕接見,讓他認為沈溪騙了他。
但現在聽到可以和大明締結軍事同盟的話語后,盧蘭達忽然意識到,自己為佛郎機在遙遠的東方找到了一個盟友。
說到底,佛郎機只是一個小國,國土被西班牙包圍,人口只有幾百萬,海軍雖然強大卻上不了岸,一旦在海外因利益與西班牙發生沖突,后果不堪設想。可有大明做盟友就不一樣了,根據他打聽到的消息,大明人口上億,物產富饒,百年前就有過七下西洋的壯舉,對西方世界非常有威懾力。
如果單純是貿易,他回國最多會獲得升職加薪的嘉獎,但若是在邦交和軍事上獲得成就,他很可能獲得爵位提升。
“好,好!”
盧蘭達臉上終于呈現笑容,顯然沈溪帶給他的國書是這次貿易談判中最好的禮物。
跟佛郎機人把商貿細節談妥,連軍事同盟的想法都落實后,沈溪才覺得這次外交糾紛大致得到解決。
下一步,他就要從佛郎機人手上拿到銀子,三百萬兩白銀足夠軍費支出,不過眼前有個大麻煩,就是如何從民間購進糧草物資,有銀子是一回事,但銀子沒法保證將士吃飽穿暖,最多能作為戰后對士兵的犒賞,打仗就是打后勤,他必須得想辦法把糧草籌集齊全。
與盧蘭達約定好出城時間后,沈溪離開會同館,去見了一下宋小城。
當宋小城知道沈溪想從民間籌集糧草后,自信地道:“爺盡管放心,糧草輜重幾天就能籌措到位,去年夏糧和秋糧接連豐收,民間又風聞朝廷要對外用兵,商賈都怕朝廷強行征派,都在搶著賣糧,京師糧價一直在低位徘徊。”
沈溪道:“就怕消息泄露出去,糧價會大幅上漲,這次不全從京師周邊調度,距離戰事開啟大概還有兩個多月時間,足夠從江北調運糧食到京城,就算從江南和兩湖地區買也完全來得及。”
宋小城拍著胸脯應了下來,雖然他這邊表現出極大的自信,但沈溪還是有些疑慮。
宋小城表現出的這種自信,在沈溪看來有硬撐之嫌,因為連他自己都覺得征調糧草很困難,要么宋小城是故意表現出如此姿態讓他放心,要么就是對其中的困難預估不足。至于是否有旁的可能,沈溪不會去想,因為這會挫傷手下的積極性。
好在沈溪已提前跟惠娘和李衿說過購買糧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