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苑道:“陛下,您之前不是讓老奴把宣府周邊遭遇到的韃靼兵馬數量統計下來么?老奴已經算清楚了,一共是四萬多韃子……”
此時張苑腦子里全都是臧賢所提建議,要阻撓朱厚照出兵,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宣府周邊敵人的數量夸大,這樣皇帝就誤以為宣府已成為此戰主戰場,不敢再提出兵草原……既然已經把韃靼主力給吸引過來了,那出塞到天時地利皆不在大明的地方開戰,不是自找麻煩么?
朱厚照驚訝地問道:“有什么多?之前不是說,只有萬兒八千嗎?”
小擰子在旁干著急,他得到的消息是宣府周邊韃靼人可能連五千之數都不到。
張苑神色緊張,額頭上汗珠一顆顆滲出來:“這不后續有大批韃靼人馬前來?老奴絕無虛言。”
朱厚照點了點頭,沒有懷疑張苑的話,道:“來多少都一樣,正好讓朕大顯身手,如此朕更不能留在宣府城里了,朕要親自上城樓督戰!”
朱厚照要引兵往邊塞,似乎宣府已不是他表現個人英雄主義的舞臺……朱厚照對于吃吃喝喝玩女人的事情膩味了,想換個娛樂的方式,這次盯上了韃靼人。
……
……
皇帝一句話,就讓宣府城不得安寧,無論是以張苑為首的司禮監眾太監,還是跟隨朱厚照來宣府的將士,都沒想到大半夜會被叫起來整頓行裝,整個城池都暫時處于兵荒馬亂的狀態。
好在沈溪安排給朱厚照輔佐領軍之人是宣府巡撫胡璉。
胡璉帶兵經驗豐富,把軍務打理得井井有條,收到來日出兵的圣旨后,胡璉不敢有絲毫怠慢,在司禮監太監戴義和高鳳的陪同下,親自來到城中各營地,把調兵命令下達。
因為是皇帝御駕親征,圣旨高于一切,即便胡璉認為不宜倉促出兵,但也只能聽令行事。
胡璉于城中軍營走了一圈回來,已是五更天,整個人非常疲累,不過他還不能休息,又把對各路人馬的安排寫成奏疏,讓戴義和高鳳帶回去交給朱厚照。
等戴義和高鳳離開,胡璉松了口氣,正要稍事休息等天亮親自督促出兵,侍衛進來傳報說王守仁前來拜訪。
胡璉在巡撫衙門正堂見到王守仁,王守仁一來便緊張地問道:“重器兄,明日一早陛下便要發兵?”
胡璉嘆道:“到昨晚行宮那邊都沒反應,我還以為陛下會改變出兵計劃,中軍這邊準備不足,大半夜折騰得雞飛狗跳……好在陛下沒有征調宣府邊軍,應該不會對宣府防務造成太大影響。”
王守仁這才知道原來胡璉是突然得到調令,當即道:“乍聞出兵,的確很倉促,如今朝廷仍舊沒有得到沈尚書于草原發回的消息吧?”
“嗯。”胡璉微微點頭。
二人一路往內,到了內堂花廳,分坐于茶幾兩邊,由于下人俱都安歇沒有茶水,但王守仁并不在意這些禮數,二人接下來要談的事情關系重大,其他一切皆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