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張永有些猶豫,不過很快便篤定的道,“咱家實在想不出他們有什么理由誆騙咱!想韃子內部還在內亂中,如果永謝布部的人不跟咱合作,他們就會被達延汗所滅,如果聽從我們的話,那以后這片草原永謝布部就是主人,他們可以對我大明朝貢,畢竟咱大明沒有在草原上修城塞重設衛所的打算!”
沈溪笑了笑:“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那就讓永謝布部的使者來見吧。”
“好嘞!”
張永比任何時候都熱心,匆忙去傳永謝布部使者來見。
永謝布部使者很快便出現在沈溪的中軍大帳內,陪同這些使者前來的是張永和馬永成兩位,另外荊越和劉序等人也跟著一起過來,只是王陵之等將領依然在盡職盡責提防韃靼人來襲。
“沈大人?你就是大明兵部尚書沈溪?”
永謝布部使者中有人會說中原話,此人三十歲左右,身高體壯,衣著華麗,有著一臉濃黑的大胡子,他身后跟著的幾人相對年輕許多,衣衫有些破舊,一看就是侍從。
沈溪沒有顯得太親熱,站在帥案后點了點頭,一拱手道:“在下正是沈溪,有事請盡管說!”
“原來你真是威名赫赫的沈大人。”大胡子很激動,“久仰大名,這些年就連我們部族也有很多勇士折損于你手……”
劉序厲聲喝問:“怎么,你是來報仇的?”
那人一愣,隨即搖頭道:“絕對沒有這個意思,我的漢名叫孛來,我來此的目的是想跟沈大人說,我們部族愿意臣服大明,換得大明軍事援助。”
來人把用意一說,張永和馬永成等人都長長的松了口氣,在他們看來拉攏一方對付另一方非常關鍵,對大明是否真的有利他們不在乎,至少跟永謝布部結盟,能保證自己可以平安撤回長城以南。
這件事的最終決定權在沈溪身上,張永和馬永成滿臉期待,劉序和荊越等將領也都忍不住看向沈溪,顯然對結盟的事情非常贊同。
沈溪笑著問道:“你說你叫孛來,來自永謝布部族,你的族長是亦思馬因還是亦不剌?”
永謝布部始于蒙元時期木華黎及后裔統率的“下投五軍”,元朝滅亡后阿魯臺以他率領的阿速衛殘軍、汗庭養鷹人和弓箭廠工人組成的阿蘇特部起家,收攏蒙古化的西夏人唐古特部以及南下的布里亞特、巴爾虎和晃豁壇等部族,形成以阿蘇特部為龍頭老大,共同以漢語“云需宮”為部族認同的永謝布蒙古人。
阿魯臺被明成祖朱棣消滅后,永謝布部先后臣服脫歡、也先等蒙古統治者,當時曾有“得永謝布部得草原”的說法,可惜在連續戰亂中,永謝布部分裂成一個個小部族,實力嚴重削弱。
后來癿加思蘭再次統一了永謝布,將其劃分為阿速、哈喇嗔、舍奴郎、孛來、當剌兒罕、失保嗔、叭兒廒、荒花旦、奴母嗔、塔不乃麻等十營,癿加思蘭死后,永謝布十營被癿加思蘭的親弟弟亦思馬因掌握,然后被達延汗敕封為國師。
后面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韃靼進攻大明失敗,亦思馬因與達延汗決裂,雙方開始數年的戰爭,永謝布部經歷連續的戰亂,實力再次受到嚴重削弱。
書歸正傳,孛來精通漢語,但對于漢語中一些人的稱謂,因為音譯不同,沒法馬上確定下來,等求證一下才能肯定:“國師亦思馬因在年初時已病逝,現在右部人馬,歸昔日也先太師后裔亦不剌國師擁有。”
亦思馬因病逝的消息并沒有傳到大明境內,以至于沈溪聽到后心中稍微有些驚訝。
亦不剌所在的乜克力部屬于瓦剌分支,成化六年遷入河套地區,成為永謝布部的一部分。現在亦不剌派來的使者說亦思馬因病歿,無論是否屬實,至少說明亦不剌已經得到永謝布部內部十營支持,實際上控制了蒙古右翼三萬戶。
沈溪問道:“亦不剌?什么時候當上的國師?得到達延汗準允了嗎?”
孛來顯得很傲氣:“亦思馬因族長本是國師,現在他把族長之位禪讓亦不剌族長,當然亦不剌族長就是國師,如果不是因為巴圖蒙克不顧草原各部族協定出兵,我們自會向他提出,但現在已不需要了,如果大明朝廷承認我們,那我們寧可做明朝承認的國師,而不需要巴圖蒙克的敕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