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來帶著烏魯斯博羅特的首級和貢品箱子乘船離開明軍營地。
為了體現出對永謝布部的重視,這次沈溪親自送孛來上船,這也讓孛來心中平添幾分信心。
當船只遠去,河對岸隱約閃現火光,顯然永謝布部對這次和談滿懷期待,派人留在河邊等待消息。
沈溪站在河岸上,馬永成過來建言:“沈大人,有些事還是需要預作防備,怎知永謝布部不是跟達延部暗中勾連?僅憑一顆首級,并不能證明韃靼部二王子已伏誅……”
沈溪微笑:“亦不剌已到窮途末路,沒有任何道理跟達延部合作,就算那顆首級為假,亦不剌也僅僅是想向我們輸誠,倉促間找一顆首級應付了事。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他敢找假的首級冒充,肯定會擔心大明翻臉,到時候落得個里外不是人,絕對不會這么愚蠢!”
“可是……”
馬永成還想說什么,卻被沈溪伸手打斷:“馬公公的擔憂,本官也想過了,只是本官通盤考慮后,認為達延部和永謝布部之間無法配合無間,一方裝作投誠,還獻上本官之前指定的人的首級,另一方則默契退兵……如今他們占據天時地利人和,我方被壓縮在狹窄的河灣三角地帶,若真想對付我們,干脆調動兵馬從水陸兩線實施夾擊,不是更有效?”
馬永成仔細一想,還真是這么回事,不由點了點頭。
沈溪再道:“而且我沒同意讓他們跟我們一起出兵攻打達延部,以亦不剌派來的使節的態度看,他顯然也不想冒這個險,也就是說,其實永謝布部的戰斗**并不是很強烈,他們更愿意支持我們跟達延部交戰,而他們坐收漁翁之利便可。”
馬永成嘆道:“還是沈大人考慮周全,本來咱家所想,不如趁著敵軍立足未穩,跟永謝布部人馬聯手沖殺,一戰定勝負。但聽沈大人分析,原來您早就對永謝布部有所懷疑,所以干脆選擇撤兵。”
沈溪不想對馬永成解釋自己為何要撤兵,巴圖蒙克統率的汗部主力現在何處他還懵然無知,畢竟草原上情報傳遞不像中原內陸那么通暢,所以也就沒辦法有針對性地做出決策。
沈溪道:“跟亦不剌談妥后,下一步就要抓緊時間撤退,要是達延汗知道他兒子被我們和亦不剌聯手殺死,必定會瘋狂報復,那時他可能會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對付我們身上……如果我們不能第一時間撤回延綏,就可能在草原曠野上跟達延部五萬精騎交鋒。”
馬永成一聽非常緊張:“這么說來,確實該把著眼點放到撤兵上,沈大人是準備今晚連夜撤,還是明日一早?”
沈溪想了下:“總歸要先等跟永謝布部商定好合作事宜再說下一步行動……如果就這么草草撤兵,亦不剌還以為我們是利用他,屆時憤怒之下,說不一定會跟我們打上一仗,實不可取。”
馬永成全力支持:“那咱家這就回去準備,希望今天晚上便能達成盟約,明日一早便撤兵,從這里回大明延綏境內可能要走千里以上,這一路可說兇險萬分哪。”
……
……
張永和馬永成回各自營帳去了。
沈溪沒有跟兩個老太監計較,心想:“這次陛下派來的兩個監軍太監雖然都是刺頭,但基本沒有阻撓我做決策,實屬難能可貴……畢竟這次出兵非比尋常,若是一般人在韃靼兵馬壓迫下恐怕早就精神崩潰,哭著喊著要逃回關內……”
沈溪返回中軍大帳,這會兒軍中將領基本都在,此時他們精神振奮,因不費吹灰之力就讓跟在后面的韃靼人撤到八十里外,這意味著就算繞道灰河上游再向西進發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荊越道:“沈大人,咱撤兵大概幾日能回到大明關塞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