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璉和王守仁離開守備衙門,趕往張家口堡城北的營地,直接到了胡璉的軍帳前。
下馬車進入帳中,把所有人屏退后,胡璉問道:“伯安你為何突然支持陛下出兵?你明知道現在城內準備不足,此時出兵一定會出現各種問題,各路人馬間也缺乏配合……”
胡璉在軍中很久,知道他手下帶的都是什么兵。
本來就是從各地征調京城換戍的人馬,其中湖廣、江西、廣東等地曾跟隨沈溪打仗的精銳,現在已經跟著沈溪出征草原去了,剩下的被他帶著到宣府來,各地官兵語言不通,再加上帶兵將領分屬不同布政使司,驟然糅合到一起,為了利益開始爭奪不休。
如此一來胡璉便意識到,手下根本是一群酒囊飯袋,上不了臺面,更別說是正面跟韃靼人交戰。
王守仁道:“重器兄之前不是查清楚了,其實關外的韃靼兵馬不過一萬上下,甚至有可能連一萬都不到?”
胡璉皺眉:“伯安你的意思,是讓我軍主動出擊,試探敵人的虛實?”
王守仁搖頭:“試探虛實就不必了,其實以在下這些天的觀察來看,宣府周邊韃靼人馬的數量跟重器兄查到的情況基本一致,而且這些人馬并非韃靼精銳,也就是說,其中很多人馬都只是被達延部拉來壯聲勢的中小部落人馬,根本不可能與我軍五萬兵馬形成膠著之勢。”
“所以呢?”
胡璉有些跟不上王守仁的思維。
王守仁顯得很堅定:“在下就是想以這種方式讓陛下意識到,其實當前的韃靼兵馬并沒有多少,等韃靼人潰敗,陛下便會意識到,其實宣府一線韃靼人馬是韃靼人用來牽制我中軍,不讓我們出兵的散兵游勇,真正的主戰場在旁處!”
胡璉這才明白王守仁的良苦用心。
胡璉嘆道:“倒是可行,不過如此是否太過冒險?要知道現在宣府周邊韃靼騎兵數量不少,就算不是達延部精銳,但韃靼人自小在馬背上長大,個人戰力毋庸置疑,若一戰不下,怕是對陛下龍威有損。”
王守仁問道:“重器兄認為,是陛下的威嚴重要,還是最后的勝利重要?”
胡璉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應答。
仔細想了一下王守仁的話,現在皇帝被奸佞欺瞞利用,再加上韃靼人牽制,宣府這邊遲遲不出兵,使得沈溪一路人馬陷入險地……
最后胡璉嘆息:“既然陛下已做出決定,為人臣子,自然要聽從陛下御旨辦事,唉!希望這場戰事能一切順利,既能打退韃靼人,又能讓陛下看清楚局勢……不過,我這心里還是很擔心哪!”
王守仁笑道:“沒什么可擔心的,若重器兄實在不想領兵出征,后天戰事就交給在下負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