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長吸口氣,又緩緩呼出來,道:“不能急躁,大戰還沒開始,只要之厚前幾仗打出威勢來,還有機會贏得一線生機,不過……最大的問題依然是城內騎兵不在……”
王瓊望著謝遷,很想說,騎兵不是您老特意調去宣府的么?
不過他終歸還是沒敢出言質疑謝遷,轉而道:“如今韃靼數萬兵馬陳兵榆溪河北岸,若沈尚書那邊得不到救援,只能被動挨打,即便有火器抵擋一時,也無法抵擋韃靼人持續而猛烈的進攻。且之前得到的情報,說是韃靼人帶了大批輜重前來,卻又非井闌、沖車等攻城輜重,載運的應該是厚重的鐵甲和厚盾,沖在前面抵擋沈尚書所部的火器攻擊!”
“是嗎?”
謝遷本來還很鎮定,但聽到這番話后,臉色也是急轉直下。
王瓊嘆息道:“在下也希望不是,但現在看來則必然如此,否則韃靼人為何不趁沈尚書統率的兵馬立足未穩時開戰?若韃靼人以鐵甲和厚盾作屏障,抵擋火器攻擊,火器將無法發揮效用,河岸北邊營地怕是連一天都抵擋不住!”
謝遷一抬手:“不必如此悲觀吧?”
王瓊道:“謝閣老,現在是否要城內做出應對?萬一沈尚書有失,韃靼人趁機進犯延綏,此戰很不好打……”
謝遷抬頭看著王瓊:“局面至此,你焦急又能如何?之前不是已把這邊的情況告知宣府?等候陛下御旨吧,算算時間今天回信就該到了。”
“再者,咱們距離戰場那么遠,這跟韃子的第一戰,怎么都輪不到你我來操心!一切都要靠沈之厚自己來克服眼前的困難!”
王瓊一怔,隨即會意點頭。
……
……
王瓊跟謝遷坐下來商討軍情,謝遷態度堅決,就是在沈溪跟韃靼人首戰出結果前,城內一定要按兵不動。
不知不覺晌午到了,有快馬抵達延綏,同時跟過來的還有得到消息的侯勛。
“大人!”
侯勛帶著信使進入正堂。
信使自宣府過來,并不是之前去傳信的張老五,而是皇帝派來的人。
謝遷和王瓊都站起身迎接,但見那信使進門后便半跪下來行禮:“王大人,卑職攜帶陛下御旨,前來傳達圣諭!”
“拿來吧!”
不等王瓊靠前,謝遷便先伸出手。
王瓊一怔,但見信使把信筒從背后解下來,沒等他打開,便被謝遷一把奪了過去,謝遷不怕信筒會出問題,直接便打開來,從里面滑出一份奏疏,正是之前王瓊上奏的那份,謝遷趕忙看后面的回復。
謝遷沒有念出聲來,幾眼便看完,焦點全放在最后的御批上。
看完謝遷沒有多余的動作,直接把奏疏甩到王瓊懷里,轉身往后面的主位去了,王瓊尚未及閱覽,先對那信使一擺手:“連日趕路辛苦了,快下去領賞吧!”
侯勛沒有跟著信使一道離開,顯然也想知道正德皇帝下達了怎樣的御旨。
王瓊粗略一瞥,等看到最后御批后,臉色瞬間變得難看起來,回過頭看向謝遷:“謝閣老,陛下是什么意思?”
謝遷黑著臉道:“說得還不夠清楚么?陛下要以出塞兵馬三軍覆沒的代價,保全之厚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