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放棄了第一道陣地,回撤至第三道防線作短暫休息。
后方火炮陣地上,炮兵此時已打紅了眼,以第一道防線為基準展開猛烈炮擊,由于韃靼兵擁堵在狹窄的區域,基本上每一炮落下都能轟死不下十余人。
至于二線陣地上的大明官兵,任務則更為簡單,只需要往大爆炸后一片狼藉的前沿陣地開火即可。
因為之前的劇烈爆炸,明軍棄守的第一道陣地已被炸得七零八落,韃靼人的騎兵沖到這里再想繼續前行非常困難,因為交戰區域實在太過狹窄,再加上明軍火器無堅不摧,韃靼人用馬匹和士兵的尸體堆砌出暫時的優勢,隨即便遇到大問題,這些尸體成為騎兵繼續前進的阻礙。
“轟——”
“砰砰——”
韃靼鐵騎的馬蹄聲和士兵的喊殺聲,基本被明軍火器的發射聲掩蓋,明軍拿出絕境一搏的勇氣,每個士兵都盡可能多地向前方射擊,他們知道自己背后就是榆溪河,退無可退,即便能僥幸游過河去也只是死路一條,因為河對面沒有自己的援軍,只有韃靼人的游騎等候。
沈溪依然站在第三道戰壕后方的高臺上,這里距離戰場只有不到一百五十米,流矢眾多,韃靼人在前路受阻、無法騎馬向明軍第二道陣地沖刺的情況下,只能朝前方胡亂放箭,試圖大量射殺明軍火槍手。
可惜的是,明朝陣地對于弓弩防備非常完善,不但有沙土袋堆砌的土墻作為基本防御,尚且有壕溝可以躲避,韃靼人拋射出的弓箭,并不能對土墻后的明軍帶來實質性的傷害。
第二道陣線的防御力度,要比第一道更強,兩道陣線間照樣布置大量陷馬坑、地雷、鐵蒺藜以及拒馬等,而且爆炸后的塹壕形成了天然阻礙,韃子必須要越過堆成小山一般的尸體,跳入前方的深溝,然后又再重新爬上溝壑,繼續向前沖鋒,迎接他們的是槍林彈雨。
沒有了戰馬強大而持久的沖擊力,韃靼人就像被拔掉牙的毒蛇,對明軍陣地沒有了任何威脅,仿佛陷入到沼澤泥潭中,進退都非常困難。
“大人,韃子已經被我們困住了,此時正是反擊良機!”
劉序作為一線指揮官,此時就站在沈溪身后,他手上拿著火槍,不過卻不是普通的佛郎機銃,而是改造過后的長管制式滑膛槍。
沈溪回頭瞥了劉序一言,厲聲喝道:“嚴守陣地,沒有我的命令不準出擊!先打退眼前的敵人再說!”
劉序幾乎是扯著嗓子喊了一聲“得令”,又拿著滑膛槍遠距離向韃子進行射擊。
這一幕看得手里只有馬刀的王陵之分外眼紅,他委屈地嘟著嘴,恨不能自己也上戰場殺敵立功,可惜的是沈溪不給他開后門,沒法讓他表現一力降十會的近戰英姿。
即便是在黑夜,明軍防線由于被連續的火炮打擊,原一線陣地前方的十多棵大樹迅速干枯并被引燃,就像十多根矗立著的大火炬,把一線陣地前后照得透亮。
濃煙滾滾,殺聲震天!
韃靼人就像瘋了一般,不斷地往前沖,又不斷地倒下,尸體堆積如山,戰馬根本無法逾越。
去路受阻,韃靼騎兵無奈之下,只能跳下馬,舉著大刀長矛繼續往前沖,可惜的是迎接他們的是密集的子彈,就算人一排排倒下,仍舊無法接近明軍后續陣地。
韃子前方的明軍第二道陣地,好像是一道任務明確的殺戮機器,恣意地吞噬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