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恒看來,在那些史官眼里,對于具有象征意義的精神層面的勝利更加在意,至于一戰下來殺敵多少,只是數字的堆砌罷了,不足為提。
王瓊道:“沈尚書出兵已有多日,且他并未從延綏鎮征調人馬,即便你跟過去,也來不及了,還不如留在城內駐防,謹防韃靼殘部襲擾邊陲!”
這種鬼話連王瓊自己都不信,便在于他知道韃靼人已是強弩之末,就算是最強大的達延汗部都歇火了,這種時候又怎么可能會有韃靼人不知死活跑來襲擊邊陲?
那跟自掘墳墓何異?
林恒的臉上滿是失望之色,為自己不能建功立業懊惱不已,王瓊見狀安慰道:“近來朝廷論功行賞的御旨就該下達,你安心休整,戰后本官會記得給你上表奏功……這次戰事中,你來來回回奔襲數千里,勞苦功高!”
林恒聽出王瓊話里未盡之意。
你沒什么功勞,最多也就占著一點苦勞,回頭給你表功,至于能得到多少戰功全看皇帝或者兵部那些大佬的心情。
林恒到底只是一名普通將領,在王瓊這樣的封疆大吏面前他不敢爭什么,拱手道:“謝閣老還在這里吧?卑職可否求見?”
“你去見謝閣老作何?”
王瓊皺眉道,“謝閣老這幾日身體不適,亟需休養,你就不要去打擾了……伯之,你在領兵上很有天分,但你也要安下心來,好好揣摩下學問,不然的話你會把自己的前途給耽擱了!”
或許是王瓊感覺到林恒有鉆營關系的傾向,以他對林恒的欣賞,不由拿出長輩的口吻加以斥責。
林恒自然心有不甘,但跟之前一樣,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王瓊大他還不是一級而是很多級,只能忍住心中那口氣,恭敬行禮然后告退。
……
……
送走林恒后,王瓊沒多想關于林恒求見謝遷的事情。
對于王瓊來說,他自己才有資格跟謝遷對接,至于三邊軍中將領要見謝遷,除了去謝遷跟前獻殷勤表現自己的能力,做一些與身份不相符的事情,就再也沒有其他事情可做了。
隨即王瓊接見另外一名副總兵侯勛。
此時王瓊反倒覺得,侯勛這種沒多少想法,遵命行事,在軍中兢兢業業的將領,更應該得到提拔。
說到底,王瓊雖然欣賞林恒的才能,但對于這個年輕人平時表現出來的書生意氣文質彬彬并不是很滿意,王瓊仍舊覺得將領只需要聽從命令即可,像林恒這樣善于主動思考和自行做主的人并不歡迎。
“……大人,還是沒有沈大人的消息,不過以卑職估量,沈大人所部深入草原應該超過五百里了!”
“五百里?這才幾天時間?且沈尚書統領的可是步兵,有可能這么快嗎!”王瓊顯得難以置信。
侯勛道:“前線斥候已深入草原四百里,但還是沒有傳回沈大人所部的具體消息……因為沈大人從韃靼營地內繳獲大批戰馬,如今基本做到一人兩馬甚至三馬,輜重也有專門的牲口拉拽,以至于進兵速度非常快,接下來很可能會渡過黃河!”
王瓊皺眉:“沈尚書有必要如此拼命嗎?此前他已連續辛苦近兩個月,這一戰好容易以勝利告終,有何道理不來榆林衛城休整,非要繼續不眠不休折騰自己和麾下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