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了能掌握核心權力,張延齡煞費苦心,但他籌謀的這一切都建立在沈溪榆溪河兵敗身亡的基礎上,最大的問題在于他無法防備沈溪回來后對他的打壓,還有就是他對朱厚照身邊勢力消長不太清楚。
若沈溪得勝,就有個張延齡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那便是張永和馬永成兩位監軍太監的地位。
以前張永和馬永成在皇宮中的地位就很高,且身上背負的軍功也多,在宮里屬于首屈一指的大太監,跟之前已賦閑的谷大用等人資歷差不多,若這次張永和馬永成跟著沈溪打了勝仗,朱厚照在安排司禮監掌印人選時,不得不將二人列入候選名單中,顯然他們比李興有更有優勢。
就在張延齡做好一切準備,甚至讓人把信帶到宮里,準備利用一下張太后的影響力時,一個“噩耗”于此時傳到京城。
沈溪在延綏鎮北部的榆溪河邊取得一場殲敵五萬的大捷!
張延齡從手下口中得知這消息時,差點兒一屁股坐到地上,隨后怒視前來傳話的黃玉:“你再說一遍,姓沈那小子怎么了?沒死還立下大功?”
黃玉哭喪著臉道:“是啊,侯爺,此乃從兵部傳回的消息,小的在兵部有些人脈,獲悉最新戰報內容后第一時間來通知您!”
張延齡破口大罵:“狗屁!這種事應該先傳到五軍都督府才是,為何本侯會不知道?”
張延齡還在發火,腦子里突然記起一件事,這段時間他為了賺錢還有吃喝玩樂的事情,已經多日未去五軍都督府應卯,問題便在于當前根本就沒什么緊急軍情,韃靼人已確定在延綏鎮以北的地方,那里距離京城幾千里,有內外兩道長城阻隔,再者他兄長張鶴齡和張懋等人在五軍都督府坐鎮,無需他做什么,于是就只顧財色上的事。
他正不知是否該派人去求證時,馬上有家奴進來通稟,說是張鶴齡來了。
這次張延齡親自迎接出門口,見到弟弟后,張鶴齡劈頭蓋臉地道:“這下好了,沈之厚怕是要一飛沖天!”
張延齡急聲問道:“不會吧,大哥?姓沈的已被逼上絕路,就這樣他還能死里逃生?這也太扯了吧?”
張鶴齡似乎不想跟兄弟在大門口議論這種事,一抬手,意思是到里面說話,等進了院子,張鶴齡才道:
“為兄也不想聽到這小子的好消息,沈之厚本來就受陛下重用,好在他一直被文官集團打壓,連陛下身邊宦官也跟他有嫌隙……唉!現在知道他得勝,為兄心里五味具雜,以后再想對付他,就不那么容易了。
“大哥,咱們這是養虎為患啊!沈之厚這一得勝,咱們以后還有好日子過么?”張延齡絲毫沒為大明取得一場對外夷的決定性勝利而高興,反而滿心憂慮。
問題就在于明軍取得的這場勝利對外戚張氏家族不會有什么影響,反而要是明軍落敗會葬送掉沈溪這個心腹大患的性命,同時讓朱厚照對外戚勢力更加信任。
張鶴齡惱火地道:“等更多消息傳來,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