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聽到后非常有感觸,這話就像說到他心坎兒里了一樣。
無論如何,王瓊都不支持繼續出兵,草原那么大,大明王朝并沒有在草原上設立城池建設行省的打算,因為付出的成本實在太大。所以說即便把韃靼人給滅了,還是會有別的部族繁衍生息,繼而成為草原霸主。
自古以來草原上的秩序便是如此,匈奴人走了有突厥人崛起,突厥人敗亡有契丹族稱霸,隨后契丹人又敗給女真人,再以后就是蒙古人,不可能因沈溪一人打破這個鐵律。
那現在沈溪做的事情,意義非常小,甚至讓王瓊覺得,沈溪是在恣意妄為。
不過想到沈溪的功勛,王瓊無話可說。
現在誰取得功勞誰就可以得到皇帝信任,進而掌控局勢,所以王瓊只能把自己的滿腹牢騷收起來,做好本職工作便可。
……
……
進入七月,天氣逐漸變得涼爽起來。
但對于張家口堡的將士來說,天氣仍舊燥熱,而他們的內心更是火熱,每個人都想建功立業,尤其是在知道沈溪打了勝仗幾乎全殲達延汗部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更是火熱,想追隨沈溪的腳步出兵草原,掃蕩余寇,進而封狼居胥,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展抱負的最好時機。
可惜的是沈溪軍中并沒有后繼消息傳來,使得軍中上下議論紛紛,很多人暗中猜測沈溪進軍到了哪里。
朱厚照雖然沒有恢復到以前吃喝玩樂的狀態,不過心神放松下來后,總歸不會再沉疴不起,像個病秧子一樣。這幾天朱厚照精神極佳,經過一段時間休養生息,他的身體狀態比之之前好了許多,已經有力氣出來走走,甚至到軍中接見胡璉等官員。
但他最關心的還是沈溪的行軍動向,可惜遲遲沒有消息傳來,這讓他非常懊惱。
不但軍中官員和將領著急,朱厚照身邊的那些近侍,包括得寵的幸臣,諸如錢寧、小擰子、麗妃等人,也在打聽沈溪的消息,對于他們來說,這消息可以換來不少價值,但一直到七月初四,還是沒有更多消息傳來,大概只是說沈溪深入草原追擊韃靼殘軍,至于戰果如何,沒人說得清楚,甚至沈溪進軍路線都成謎。
“怎么回事?”
朱厚照在七月初四下午見戴義和高鳳時,語氣非常惱火。
張苑革職后,朱厚照沒有立即安排司禮監掌印人選,只是讓戴義和高鳳暫代張苑的職務,除了幫忙朱批之外,還要用印,等于說現在戴義和高鳳終于可以一展所愿,只是司禮監掌印好像同時變成了兩個人。
但二人的能力,只能用平庸來形容,至少跟張苑在的時候,沒多大區別,畢竟張苑的能力也不強。
可也存在問題,那便是二人做主,始終不如一言堂那么高效,很多事他二人也會產生分歧,而且一時間難以定奪,尤其現在涉及到對韃靼的戰爭,有很多事情需要馬上決定,而無法將奏疏置之不理。
朱厚照追問緊了,二人非常為難,問題就在于他們根本沒有從九邊各處的奏報中找到關于沈溪行軍方向的有效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