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傻愣愣地問道:“侯爺,何人這么大膽,敢公然謀逆?”
“你豬腦子嗎?當然是沈之厚!”
張延齡罵了一句,隨即一擺手,“不過對外不能這么宣揚,就說有人包藏禍心,但別說是誰,讓市井百姓自己去猜,只需要鬧得京城人心惶惶即可。哼,本侯專門負責搗亂,沈之厚不是想把消息彈壓下去嗎,我就讓消息傳播開,看看誰吃虧!”
黃玉似懂非懂,趕緊應聲:“侯爺請放心,小人這就去安排,這回非讓沈之厚身敗名裂不可!”
張延齡沒好氣地道:“他是否身敗名裂老子不關心,老子現在就想得到軍權,等他回來后最好將他當作亂臣賊子殺了,那時就沒人跟我們兄弟爭權奪利!”
……
……
張延齡打著如意算盤。
在他看來,只要將朱厚照失蹤的消息傳開,那朝野上下一定會非常緊張,到那時他就有資格在城中宣布更為嚴格的戒嚴令,然后軍權就會因為跟張太后的親密關系而落到他手中。
這么算計有一定道理,因為朱祐樘就朱厚照一個兒子,若朱厚照出了狀況,誰來當繼承人必然要經過張太后首肯。
朱厚照出事,張太后地位就會隨之凸顯,而且張延齡也知道若是自己的姐姐得知她兒子出事,該會有多緊張,到時候他就可以通過姐姐來控制軍權。
事實上情況的確如他所料,當天消息便在城內傳揚開來,在戰爭剛過去皇帝不在京城的特殊時期,但凡有皇帝蒙難和權臣謀逆的消息,都會引爆輿論。
張太后本來就很擔心兒子的情況,城中有了消息,張太后第一時間便獲悉。
當天下午,張太后派人通知兩個弟弟入宮敘話。
張鶴齡氣惱地到了建昌侯府,見面后劈頭蓋臉叱問:“你就這么著急把事情鬧大?如今滿城皆知,對你我兄弟有何好處?”
張延齡沒想到兄長會不分青紅皂白責怪他,當即申辯道:“大哥,你是否太過不講理?我這么做,不是為了咱兄弟的利益么?你想想看,皇上下落不明,姐姐最相信誰?到時候受器重的人又是誰?”
“總歸不是你我,而是沈之厚!”張鶴齡惱火地道。
張延齡撇撇嘴:“怎么可能會便宜那小子?姐姐讓咱進宮,自然是跟咱商議交接軍權的大事,陛下在蔚州乃是沈之厚一家之言,指不定有什么陰謀詭計。我會跟姐姐分析一下,讓她防備沈之厚,將這小子的軍權給奪了,再將他下獄,拿回京城審問。”
張鶴齡罵道:“你算盤可打得真響,也不想想,太后會在不確定陛下安危的情況下得罪領兵在外的沈之厚,讓我們去奪他的軍權?”
“怎么不能?”張延齡不服氣地問道。
張鶴齡怒其不爭地叱罵:“你真是沒腦子,你將消息傳開,等于告訴天下人,大明很可能會出現內亂,你有什么本事讓軍中上下都聽命行事?難道太后不會想,此刻誰能穩定軍心,可以出來主持大局?”
張延齡得意地拍了拍胸脯:“當然是你我兄弟!”
“呸!”
張鶴齡啐了一口,“咱除了國舅爺的身份,軍中從未將我們當回事,張懋那老匹夫的態度便決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