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除夕日全城兵馬調動,城內又兵荒馬亂起來。
不過過了中午,街上行人明顯減少,尤其是在看大理寺張貼榜文后,時值大年三十,城內又掀起一場大的**,百姓都明白事理,但凡跟自己無關,一概高高掛起,把房門一關便過自己的小日子。
隨后順天府出動衙差,加上豹房調動的錦衣衛,京營軍權很快便被朱厚照派去的人拿下。
等消息傳到大理寺,沈溪組建的工作組才正式開始辦公。
在這之前,必須防備有人亂來,甚至連朱厚照也明白這個道理,不過這更多來自于沈溪的提點,其中江彬起了很大的作用,來大理寺傳遞消息的也是江彬本人。
江彬道:“沈大人,您差遣的事,在下均已完成,若是要拿什么人,您只管吩咐一聲,在下立刻派兄弟把人拿來。”
沈溪面對這么一個“能干”的“屬下”,并沒什么欣賞成分在內,歷史上的江彬到底有多無法無天,他一清二楚,這位根本不是他想要收攏的“人才”。
沈溪簡單一笑:“不必了,就算衙門設下來了,審案也未必就是今日,大過年的誰想惹一肚子不痛快?要審案,等明天再說吧。”
江彬一怔,問道:“大人,今天……不審了?”
連一邊的大理寺少卿全云旭也對沈溪的決定感到意外,看起來風風火火,到最關鍵拿人問案的環節,沈溪卻不著急了,要把事情緩一緩?
沈溪道:“陛下說過,現如今握有證據的錦衣衛指揮使錢寧不在京城,誰牽涉到案中,本官這里沒有確鑿的證據,直接把人提來過堂,那不等于打草驚蛇?若是一般人等也就罷了,涉及京城勛貴,更不能操之過急。”
沈溪大張旗鼓成立專案組,卻并不急著審案。
隨即沈溪便打道回府,好像此時的他覺得過年更重要。
而大理寺上下卻不能掉以輕心,欽命成立的專案組就在這里,就算過年他們也不得清閑。
事情很快傳入宮門,張太后本計劃趁著過年這當口跟兒子見上一面,甚至打算主動去豹房探望兒子,卻被高鳳告知,說是沈溪在大理寺準備開公堂審問逆黨案。
“……御旨是陛下所下,不過聽說在這之前,沈大人曾去豹房求見陛下,也就是今日之事,之后陛下便下御旨讓沈大人到三司衙門開衙審案,還派人將兩位國舅的府宅給圍了,不過聽說現在建昌侯正在壽寧侯府內……”
高鳳到底是司禮監秉筆太監,他的消息渠道相對廣泛些,有張太后作為靠山,他在朝中并不太懼怕張苑的打壓。
張太后黑著臉問道:“這案子明確說明牽涉到張家人了嗎?”
高鳳想了下,這才回道:“并未說有關,不過民間已傳得沸沸揚揚,消息源頭不知從何而起,午后大理寺在京城各處張貼公告,不允許百姓隨便議論逆黨案。”
“現在都已經傳開了,禁止有何用?”
張太后有些生氣地問道,“提前干什么去了?”
高鳳這次不敢應答,因為他知道這件事他負有知情不報的責任,不過在他想來,就算消息及時報給張太后知曉,最多只是將謝遷叫來囑咐一番,沒什么大用。
張太后道:“事出時,哀家就跟朝中人打過招呼,當時不是說有人查這案子?張苑那邊怎么說的?”
高鳳回道:“太后娘娘,這次張公公沒牽扯進案中,聽說是錦衣衛的人在查……”
張太后面色很不好看,又問道:“沈之厚那邊是怎么回事?之前不是讓謝閣老去跟沈之厚打過招呼?他為何就是要跟張家人過意不去?”
“這……”
高鳳不知該如何去回答。
高鳳一邊想在張太后面前告沈溪的狀,一邊卻又怕被沈溪得知后報復,所以他說話小心翼翼。
張太后一擺手:“現在你去豹房請見,能見到皇上嗎?”
“老奴怕是難以面圣。”高鳳顯得很為難,低下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