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惠娘那邊,他也跟手下的情報人員打過招呼,若發現可疑人物,一律先將其拿下,再緊急轉移人員,而沈溪已在京城為惠娘又準備了兩處住所,沈泓不在惠娘身邊時,惠娘和李衿要搬家非常方便,畢竟二女走南闖北,經歷過很多風浪,習慣了隨機應變。
仁壽坊隆福寺附近的一處酒肆,乃是沈溪手下情報系統的聯絡點,此時二樓一處包廂里,沈溪正在跟熙兒碰頭。
“……大人,師姐那邊回信,說是沿海一帶的倭寇暫時無法清除,那些倭寇擁有咱大明的火器,從繳獲的火器看,大多質量不高,乃是倭寇自行鑄造,很容易炸膛,不過就算如此也讓當地百姓和官兵頭疼,到現官府對平亂一籌莫展……”
在沈溪沒派云柳實地考察前,并不清楚江南一代鬧倭寇有多嚴重。
本來正德一朝,倭寇只是起零星火花,猖獗泛濫還要數嘉靖朝中后期,斯時“賊大舉入寇,連艦數百,蔽海而至”,使“濱海數千里,同時告警”,要等戚繼光、俞大猷等將星出世才徹底剿滅。
但沈溪穿越帶來的蝴蝶效應已突顯,尤其是他任沿海三省總督時派人開發瓊州和寶島,又對海上貿易進行一定鼓勵后,海禁實際上已經廢弛,南直隸、浙、閩、粵等省遠洋貿易逐漸興盛。
不少商人通過做外貿發家致富,如此一來海盜便成了有利可圖的職業,此時東瀛正處于戰國時代,不少落魄的大名及家臣流落到大明東南沿海,他們跟海盜合流,統稱為倭寇,再加上大明內部有帶路黨,所以一下子就發展壯大起來。
當然,這背后也有佛郎機人的影子。
佛郎機商人說白了就是海盜集團,奉行的都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此時歐洲各國政府可是公開販售私掠許可證,佛郎機人在征服美洲時,可沒想過公平交易,從印第安人手中掠奪了大量財富,在大明他們原本也想如法炮制,結果卻在沈溪那里碰了壁。
佛郎機人并非誠心實意跟大明朝廷做買賣,從海盜那里購買物資,便宜又省力,這成為佛郎機人貨物的一條重要來源。
如今的倭寇,背后活躍著佛郎機人的身影。
倭寇裝備的并非只有大明的火器,或者仿制大明的武器,還有很多是從佛郎機人那里買回去的。
如此一來,長江以南沿海地帶非常熱鬧,倭寇、商人、佛郎機人都參與到這大買賣中,就是朝廷沒落到好處,百姓成為了魚肉,任人宰割。
熙兒在匯報這些情況時比較緊張,生怕云柳出事,沈溪則神色淡然:“朝廷暫無暇顧及倭寇,等中原平定后,那些倭寇就蹦跶不了多久了……如今陛下已從西北調撥兵馬前往中原地區平叛,相信這場波及大明南北的叛亂不會持續太久。”
熙兒道:“大人,這里有師姐給您的信。”
說了半天,熙兒才想起沒有將此行最重要的書信交給沈溪,等她拿出來送到沈溪手里時,明顯感覺到沈溪神色略微不悅,她干脆低下頭避開沈溪的目光,知道自己做錯了事。
“暫時我不會領兵出征。”
沈溪迅速把云柳的信函看完,上面的內容多半是用密文所寫,但對于沈溪來說這些卻如同漢字般沒有任何難度。
熙兒問道:“那是否讓師姐回來?江南那么多賊人,地方官府又不作為,若師姐在那邊有個三長兩短……”
沈溪冷著臉道:“你師姐沒那么冒失,我不相信她會在那邊出事,你還是先擔心自己的差事吧。”
“卑職明白。”
熙兒低著頭,在沈溪面前她總有一種挫敗感。
沈溪再道:“回信我會寫好,最短時間內通知到你師姐,暫時不讓她過多行動,倭寇暫時威脅不到她,但地方官府若跟倭寇勾連,那就說不準了,許多官員是人是鬼不好判斷,不許她自作主張。”
“卑職遵命。”熙兒再次行禮。
沈溪起身準備走,熙兒道:“大人,還有北方的情報……”
沈溪沒有停步,道:“北邊的事情我基本已知曉,你現在肩上的擔子很重,不可能每件事都指望你,北方那邊有專人盯著,此番涉及邊軍入調,尤其得慎重,你只需把自己分內的差事做好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