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綸等人都很驚奇,作為朝中重量級人物的沈溪居然會“失蹤”?本來謝遷病休后很多事只有由沈溪來做,結果沈溪也不在,使得文官集團陷入無人領導的尷尬境地,就算有事要跟皇帝上呈,都沒恰當的人選。
洪鐘嘆息:“這人好端端的怎么可能失蹤?之厚是故意閉門不出吧?昨日的事情,的確讓人心寒,好在不似劉瑾當政時那般胡作非為,陛下只不過是派人……”
本來洪鐘想要為正德皇帝辯解兩句,但看到楊廷和鐵青的臉色后,頓時緘口不言。
到底不是切膚之痛,洪鐘實在難以理解昨日楊廷和跟謝遷遭遇的不公正待遇,楊廷和能撐下來是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在文官中算不得真正的領袖,面子丟了就丟了,但謝遷就不一樣了,三朝元老且還是先帝親自任命的顧命大臣,遭遇這種粗暴的對待后馬上就撐不住了,感覺前半生所有的付出都不值得。
楊廷和道:“我已經給沈家留了口信,無論如何之厚都會看到,若他有心為朝廷做點實事,想來會主動去豹房勸說陛下。”
“光靠規勸,怕也無濟于事。”
洪鐘嘆了口氣道,“陛下明顯一意孤行,說什么便是什么,咱當臣子的能做何?有些事還是泰然處之為好,何必跟陛下斤斤計較?”
楊廷和打量著洪鐘:“就算陛下不肯跟臣子商議,難道我們就不該去規勸?如今能面圣的人寥寥無幾,此時之厚不勇于承擔重任,挽狂瀾于既倒,更待何時?”
這話說出來,有點喝斥的意思,不過洪鐘卻沒跟楊廷和多計較,擺擺手道:“消消氣,介夫,有事咱們還是多商議為妥。謝老不在,之厚也不在,現在都聽從你的吩咐,旁人可以亂但你卻亂不得。”
楊廷和在朝中聲望很高,但讓他主持大局,卻顯得底氣不足。
謝遷的強勢讓楊廷和平時少有用武之地,除此之外朝中還有個風頭正勁的沈溪,楊廷和自知在對付沈溪上或許能出謀劃策,讓一些人跟隨自己的腳步,但要出頭跟皇帝對抗,卻顯得自不量力。
首先楊廷和沒資格面圣,再者就算他去豹房,對于皇帝的威懾力也遠不如謝遷或者沈溪。
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決定了朝臣在朝中的真實定位,因此楊廷和就算對沈溪有成見,也不得不承認,謝遷病倒后朝中最有話語權的人除了沈溪再無他人。
……
……
夜幕降臨,豹房花廳。
朱厚照睡醒后,將張苑、小擰子和江彬叫到面前,問詢有沒有緊要事情上報。
張苑昨夜在豹房外吹了半宿冷風,后半夜在豹房偏院一間屋子睡到天亮,到辰時二刻聽說謝遷和楊廷和早就離去,這才出豹房回府休息,下午醒轉他沒去司禮監問明情況,此時面對皇帝的問詢,有些頭大。
不過他深諳應付皇帝的方法,沒有絲毫猶豫便滔滔不絕出口,將他了解到的一些情況糅合在一起,重新編撰一番,說得那叫一個頭頭是道,中間提到謝遷回府后咯血,臥榻在床之事。
朱厚照聽了張苑的奏稟后,臉色稍微有所不悅,視線落到江彬身上,質問:“朕只是讓你把謝閣老和楊大學士送回府,怎鬧出這么多事來?還讓謝閣老病倒了?”
江彬心里有些發怵,昨日他出去趕人的時候還覺得異常痛快……當朝首輔又如何,內閣大學士又怎樣,通通都在他面前吃癟。
但現在皇帝明顯有事后問責的意思。
張苑道:“陛下,或許是謝閣老一時想不開吧,不一定是江大人的過錯。”
說話間,張苑往江彬身上看了一眼,大概是警告江彬咱聯起手來別相互拆臺。
江彬沒回答,倒是朱厚照好像明白什么,點頭道:“也是,以前謝閣老就喜歡沒事跟朕較勁兒,這次他來勸說朕,不讓朕從京營調兵,分明是在跟朕過意不去,朕不應允,哪怕是他自己回家,也非要說自個兒生病了不上朝辦事。不過以現在朝廷一片安定的情況,他在不在朝沒什么區別,只要沈先生在便可。”
張苑又道:“陛下,聽說今日沈大人沒到衙門應卯,好像也未在府中。”
朱厚照一怔:“怎么回事?這是一起病了?沈先生莫非是跟謝閣老聯起手來跟朕作對?”
小擰子趕緊解釋:“陛下,沈大人公務繁忙,走的衙門又多,或許旁人不知他在哪個衙門呢?張公公,對于沈大人的情況,你可不能在陛下面前亂說。”
“也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