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道:“本官考慮到你們長期出征在外,可能會不適應江南這邊的生活,所以才會把你們的家人叫過來,近距離照顧。不過本官可以保證,若是將來平定海疆,會第一時間將你們送回原籍,榮歸故里!”
劉序苦著臉道:“大人,本來我等從軍,就是要戍邊,在哪里都無所謂,就是這次戰事沒個期限,讓人心里沒底。”
宋書用略帶不屑的目光望著劉序:“怎么,你們邊軍當久了,覺得江南的生活比九邊更為艱苦?這江南怎么也是富庶之地,就算沿海地區因禁海荒馳日久,但距離繁華之所遠不到哪兒去。”
劉序沒有再說話,但邊軍這邊輸人不輸陣,胡嵩躍跳出來吆喝:“我等出來打仗還怕這個?天南海北哪兒沒去過?只是想把情況問清楚罷了。”
沈溪一抬手打斷幾人爭論,道:“此事尚未有定論,若有人實在不愿留在江南,或者嚴重水土不服,可以申請調回原戍衛地區,本官會就此事向朝廷上疏,一切都要看你們的意愿。現在戰事未啟,凡事都可商議,但若事情定下來,那一切就不容更變。”
……
……
沈溪傳達要在沿海開辟一處新城市的計劃,僅僅是他的初步構想。
這里將會是他制造的一個與內陸城池完全不同的地方,這里不但會有居民居住,更主要的是在里面進行造船、造兵器、造機械設備和紡紗織布等等,同時完成練兵和海上貿易,就好像一個獨立王國,這跟大明在沿海建造的鎮海衛城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沈溪率領的這路人馬對此并不感冒。
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形成的理念,就是要過一成不變的生活,而沈溪對他們生活的改造會遭致他們很大的排斥,就算清楚如此可能會得到更多的軍功,以及未來的生活也不會太辛苦,但他們不愿領受沈溪的好意。
軍事會議結束后,一眾將領各自回去準備來日行船之事,唐寅則留下來等候沈溪的新命令。
沈溪將練兵和駐兵的詳細情況跟唐寅說明,大概意思是讓唐寅更多操心軍中事務。唐寅已將沈溪帶兵的思路理清楚,基本上不會出什么問題,需要的不過是一些細節上的叮囑。
本來沈溪說完,唐寅便可告辭離開,但他似乎也是滿腹疑慮:“沈尚書,若是讓北方將士長久留在南方,還不如從南方現征調人馬,如此更方便些。”
沈溪道:“這想法雖然從一開始便有,不過當初朝廷給我的命令,就是要讓我帶著這批人先平中原再平海疆,他們現在是不贊同我留他們在江南,不過你可以問問,他們誰愿意放棄唾手可得的功勞返回北方?”
唐寅頓時無話可說。
明知道沈溪在江南衛所抽調人馬重新編練成軍更為合適,也知道下面的人因沈溪的長期駐兵計劃有意見,但問題是這些人不會輕易將似錦的前程放棄,一邊跟沈溪抗議駐兵計劃,一邊卻不想走,甚至排斥沈溪現從南方衛所征調更熟悉地理環境的兵馬參與對倭寇的戰事。
沈溪站起來,手上拿著一份奏疏說道:“說白了,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他們既然選擇留在我麾下當兵,就該遵守我制定的規則,不然的話就回北方過他們想要的生活,這是軍中的規矩,或者說是跟我打仗的規矩,誰不愿意誰滾蛋。”
沈溪的話干凈利落,也讓唐寅有幾分汗顏,不過聽了沈溪的大實話后,他似乎也將心結解開,本來還要就沈溪在南方造城的計劃發表一下個人見解,現在也省了,畢竟軍中沈溪擁有絕對主導權,既想靠沈溪的智謀和能力取得軍功,還對沈溪制定的策略說三道四,那跟不識好歹的白眼狼沒有任何區別。
沈溪突然看著唐寅:“伯虎兄不會也惦記著京城的家眷,或者是想早些回北方去當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