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胡嵩躍利用,宋書頭擰向一邊:“在下跟你一樣對于未能領兵靠近倭寇盤踞的上海縣城有意見,但也遵照大人命令行事,此來不過是想問問,明日到底該如何作戰!是一舉拿下破敗不堪的縣城,還是說先穩一穩,看明情況……”
沈溪這邊未作答,胡嵩躍已嚷嚷道:“這不是廢話么?一定是先拿下縣城,不然怎么著?就眼前這么個小地方,還要圍城打援不成?”
宋書這次不再說話,而是直直地看著沈溪,一副聆聽教誨的模樣。
沈溪想了想,微微搖頭:“之前已定好的事,非要來問,難道你們就不能用自己的腦子好好想想?”
這話若是換旁人來說,宋書和胡嵩躍非當場發飆不可,但由沈溪說出來,就好像兒子被老子訓,天經地義,二人一點意見都沒有,反而拿出虛心受教的態度來。
沈溪冷聲道:“之前便說過,此番出兵上海縣城根本算不上什么大的戰事,在軍功上也不會有多偏倚……倭寇兵馬基本已撤離,他們擁有良好的船只和不錯的火器,這種時候發起登島作戰純屬自取其辱,還不如穩住陣腳,先把自身基礎給打牢實了。而以之前所得情報,上海縣城內剩下的賊寇數量可能連五百人都不到,有極大的可能會在我們發動攻擊的一炷香時間內逃光,周邊河網縱橫,你們說該怎么追?”
這次胡嵩躍不說話了,低頭仔細琢磨起來。
宋書道:“大人,雖然倭寇船堅炮利,但咱也未必落于下風,就算是在水面跟他們交戰,也未必會落于下風。”
沈溪面色陰冷,搖頭道:“你也說了,未必落于下風,但大概率還是會落于下風,就算是公平開戰,我軍將士的火器更加優良,但是否真的適應這種作戰環境?光是坐船都吐得要死要活的旱鴨子,讓他們上甲板跟賊寇交戰,那不是揚長避短而是自揭其短。”
如此一來宋書也不再言語。
沈溪道:“既然賊寇之前已得到消息,將大部分人馬撤走,我們也沒法追逐,不如溫水煮青蛙,先試探一下虛實,穩步向前,將上海縣城拿下來,完成造城之事。現在我們基本已達成戰略目的,所以現在無需著急。”
胡嵩躍問道:“那劉老二……”
這次不需要沈溪回答,宋書便替沈溪做出解答:“胡將軍稍安勿躁,這不明擺著劉將軍只是過去探探路嗎?遇敵而不開戰,這也是大人吩咐的,若是劉將軍不遵號令的話,大人自會降罪懲罰,而且極大的可能,明日我們人馬進駐上海縣城時,早已是人去屋空,連物資都被他們運走。”
“不甘心,還是不甘心,明明咱可以連人帶貨都留下的。”胡嵩躍道。
沈溪道:“逞強有用的話,就不需本官帶兵到江南了……咱們連賊寇虛實都搞不清楚,千里迢迢長途跋涉至此,如此都敢貿然開戰,是嫌活得太久了嗎?難道在你眼里,一場場戰事都只是靠莽撞便能取得勝利?”
“你們該留點兒心思,想想怎么建造城池,還有如何訓練麾下將士適應水戰,而不是每次有功勞就搶,遇到臟活累活卻都躲到一邊兒去!”
……
……
胡嵩躍和宋書本來是到沈溪那里請戰,結果卻被著著實實喝斥一番,垂頭喪氣地離開中軍大帳。
劉序那邊一直沒動靜,以至于軍中很多人在焦慮等待。
唐寅很晚才到沈溪這里來,他本想詢問有關來日出兵之事,可坐下來后他還是不由自主將軍中的鼓噪情緒報告給沈溪。
唐寅道:“……情況看起來不妙,都知道攻打上海縣城一戰可能是近來最后一戰,誰甘心把功勞白白讓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