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道:“新城到底是朝廷在江南修造船只,并且作為東部最重要的海港和海上中轉的地方,眼下朝廷很有可能放開海禁,到那時南來北往的船只都會聚攏到新城,那時港口必然非常熱鬧……”
惠娘卻不贊同,繼續搖頭:“就算會有,那也是要等平倭寇后的事情,現在海上盜寇盛行,誰敢來此做買賣?”
沈溪笑道:“不是還有官府的船只?”
惠娘蹙眉,她覺得沈溪簡直是瘋了,在海疆仍舊不安穩的情況下,居然提出海上貿易,卻并非跟佛郎機人做買賣,而是要大力發展大明海運,民間不會冒險做海上買賣,沈溪更像是要自己來做。
李衿好奇問道:“老爺是要自己找船運貨嗎?那樣做可能會比較麻煩,現在港口的船只不多,大船一條沒造出來,若是以現有的船只去運送貨物,若是碰到佛郎機人或者倭寇的大船,可能要吃虧。”
沈溪笑而不語,仿佛胸有成竹。
惠娘也在勸說:“現在非但海疆不穩,海上咱也占據不了優勢,船只和火炮都未必比倭寇的更強,本來他們做的就是劫掠生意,除非以此作為誘敵之策,不然的話……”
有關這場戰爭,不但沈溪在想,惠娘也會思慮,她非常愿意幫沈溪費腦筋,分擔沈溪的辛苦。
但她在看待很多問題上會有局限性,把一些簡單的事情復雜化,看似透徹,但其實完全不明白。
沈溪道:“銀子方面,暫時不用太擔心,朝廷之后會調撥一筆過來,不過要走南京戶部的賬戶,并非朝夕能到,暫時得靠閩粵和湖廣的物資頂一頂,現在糧食相對充足,用到銀子的地方未必那么多,至于工匠的俸祿,可以暫時以新建的居民小區樓房和周邊田地作為條件折現。”
惠娘好像明白什么,點頭道:“也好,總歸各工廠作坊附近新建的屋舍都還沒主,現在城市規劃建設得好,只要價格不貴,來這里安家落戶的人必不會少,房地產業大有可為。尤其是那些親手建造出城市的工匠和民夫,這里有軍隊庇護他們,比他們留在城外鄉村好許多,至于田地方面……總歸黃浦江兩岸有大把荒地可以開墾。”
沈溪點了點頭:“我也是這么想的,現在把精力放在建設城市上,墾荒之事不用太留心,之后官府會派人墾荒,田地統一進行分配,另外則是組建漁業公司,到海上打漁,武昌那邊已經研制出馬口鐵,我們將大批量制造魚罐頭,向大明內陸地區進行傾銷!”
“這……”
惠娘秀眉微蹙,“打漁制作魚罐頭倒沒什么,不過自行分配土地,朝廷能同意?”
沈溪笑道:“別的地方我不敢說,但這里必須是我說了算……之前上海地區的士紳幾乎死絕了,這片土地都是無主之物,所以必須屬于官府。到時候官府把土地分配出去,農民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每年只需上交兩成糧食作為公糧,其他都歸自己所有,官府可以用市價向農民收購余糧,如此農民手里有了錢敢于消費,商業的良性循環就會出現。回頭咱們也可以在此安家落戶。”
惠娘看了沈溪一眼,覺得沈溪太過樂觀,而她對于沈溪的一些心思也很明白,她知道沈溪無心朝堂紛爭,早就想歸隱田園,現在當一個城主,沈溪好像很高興,做事比在京城或者西北時有干勁多了。
但惠娘還是搖頭:“這里山高皇帝遠,是好事,卻也并非一定就是好事,若老爺長久遠離朝堂,必會被陛下疏遠,朝中覬覦老爺權位的人不少,若是君臣生出嫌隙的話,只怕老爺將來在朝中會舉步維艱。”
沈溪點了點頭:“看來惠娘還是想留在北方,過一種相對安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