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榮的意思,他要來當這個總調度,不過要獲得相應權力必須得到皇帝首肯,而能跟皇帝提請的,僅有張苑、小擰子這樣的近臣。
張苑臉上帶著奚落的表情:“聽你話里的意思,盡量把排場搞大一些?你知道如此安排要花費多少銀子?陛下有言在先,此番南下不能耗資巨大,盡量低調行事,避免重蹈昔日隋煬帝開運河之覆轍。”
“要是按照你的規劃行事,那不是天下人都覺得陛下鋪張浪費?別忘了中原之地百姓剛經歷一場災禍和戰火劫難!”
張苑越是拿腔拿調,在李榮眼里,越是其想趁機斂財的征兆。
李榮道:“排場無需太大,但沿途官兵護送還是有必要的……大明將士本就該枕戈待旦,既然日常訓練也要花費軍資,讓他們沿途護送陛下不也一樣?就算到了江南,這些人不能上戰場,不也可以充實沈大人麾下實力?至于沿途花費,完全可以靠地方官府支撐,聽說運河兩岸士紳想孝敬陛下的人不在少數,尤其是那些在地方做了幾十年官卻沒機會晉升的人……”
張苑本來是想從李榮這里撈點好處,但聽了李榮的話后,意識到完全可以靠李榮說的方式來斂財。
不用朝廷花費銀子,地方官府會把一切包圓,沿途還有官員來打點,無論吃穿住行,還是女人或者吃喝玩樂的東西,都有人提供,那他可以輕省不少,關鍵是皇帝不知道有這么回事,還以為他辦事有方。
張苑馬上改換臉色,笑道:“李公公說得有幾分道理,陛下好不容易南巡,地方上官將總需要表示一番,而他們的忠心如何表達?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就是最好的表達忠心的方式?”
“是,是。”
李榮嘴上應著,但心里卻暗罵,因為他已猜到張苑的心思。
張苑再道:“不過最近沒聽說哪些地方官員有如此孝心,最好能拿出一份名單來,呈遞到陛下跟前,如此南下路上走到哪里可以停留,哪些地方需要做出特殊安排,都需要在出發前做好準備。”
李榮道:“這些鄙人已跟李興說過……”
張苑臉色一沉:“跟他說有什么用?這件事陛下可是交待咱家來辦,他不過是給咱家打下手,難道你想給他做事,對咱家的命令不屑一顧?”
剛才還和顏悅色,一轉眼便發脾氣,這轉變讓李榮有些措手不及。
李榮道:“不過是份冊子,回頭鄙人再給張公公您送一份便是,這江北還好說,地方上的人咱家基本能說上話,可越往南走溝通越不便,以鄙人的意思,最好派一些人前去開路,讓他們跟地方官員和將領提前溝通好,如此就不怕有人會不識相……您看……”
張苑回到京城后,最大的問題就是身邊幕僚能力一般,沒人能像當初的孫聰和張文冕一般給其出謀劃策,所以顯得勢單力薄。
不過李榮的建議,讓張苑眼前一亮,很多事他都沒提前想好,這一下一通百通,許多困擾他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張苑故作姿態,好像在那兒深思熟慮一番,最后點頭:“如此甚好,提前派人去溝通和接洽,總比走一步看一步好許多!就這么辦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