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跟這些百姓說話,最重要的就是通俗易懂,蘇通的學問不高,白話文居多,如此一來說出的話能得到極大的認同。
百姓歡呼雀躍,也有故意搗亂的,不過隨即專屬于衙門的法警開始驅散看熱鬧的人群,百姓在不甘中散去,但還是有一些人留下,涉及到之前留下的一些糾紛和小案子,正好法院開張當天就可以審問。
蘇通和鄭謙這兩個正副法院院長輪流在衙門坐堂審案,二人看過許多雜書,對于《大明律》了解比較深刻,倒是沒出什么問題。
沈溪沒有出席法院的開張典禮,因為他作為城中首腦不可能把每件事都放在自己的日程里,他知道當天去看熱鬧的人很多,去了反而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還不如留在衙中處理積壓的公務。
不過當天還是有人跑來沈溪這里告狀,大概意思是蘇通和鄭謙不足以勝任目前的工作。
“沈大人,您若是讓軍師去做法官,我們沒有任何意見,不過蘇大人和鄭大人,以前都未曾跟我們照過面,沒什么真本事,現在卻跑來過問我們的案子,是否不妥呢?”
胡嵩躍因為手下士兵滋擾百姓而被沈溪重點批評,最近在鬧小情緒,極力想營救幾個手下。
本來沒有設立法院這個衙門時,所有事情不過是沈溪一句話,之前沈溪沒時間和精力去處理案子,以至于這幾個鬧事的兵油子都被暫時關押而沒有被審判,現在新衙門開張第一天,蘇通便過問這案子。
胡嵩躍聞聽后跑去跟蘇通溝通,本想讓蘇通通融一二,但結果卻是蘇通軟硬不吃。
新官上任三把火,蘇通和鄭謙都想在沈溪面前表現一番,證明自己有本事,卻未曾想上來便得罪個刺頭。
這也跟蘇通和鄭謙不熟悉沈溪麾下這批悍將,不知胡嵩躍脾性粗暴易怒及嚴重護短有關。
沈溪面對胡嵩躍的告狀,神色淡然,道:“出了事,你不能總指望每次都讓本官給你擦屁股……現在由專門的衙門斷案,公事公辦,在本官看來最合適不過。”
胡嵩躍道:“就怕有人亂來。”
沈溪搖頭:“案子還沒判下來,你怎知亂來?他們可是兵部主事,難道問幾個小兵的過錯都沒資格?新城現在非常需要秩序,而不是靠仁義和所謂的義氣,你老胡不會連這點淺顯的道理都不懂吧?”
胡嵩躍的確不懂,在他眼里親疏遠近最重要,至于什么大義滅親,顯得太過不近人情。
這也跟這時代軍人的風氣有關,當兵的可說是整個大明官員體系中最亂來的一批人,戰爭時可以公開搶掠,擾民的事經常做,而邊軍的情況尤甚,胡嵩躍覺得只要他的士兵沒有殺死殺傷百姓,只是鬧出一點糾紛,批評兩句就可以了,完全沒必要上升到審案判刑的高度。
胡嵩躍顯得有幾分不耐煩:“大人不會是要拿那幾個兔崽子開刀,殺雞儆猴吧?”
沈溪黑下臉:“老胡,我原諒你說話冒失……但你要記住,現在是在軍中,犯了錯就要挨罰,別說你口中幾個兔崽子,就算你也一樣。若你再在這里啰嗦,我就給你定個包庇手下的罪名,你承擔得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