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侖好奇地問道:“伯虎兄難道不覺得,沈大人短期內回不來?總歸陛下不會那么早到,現在南直隸周邊海島還有大批倭寇盤踞嗎?不是應該往南邊走,深入舟山群島才能發現倭寇蹤跡?”
唐寅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嘴里嘟噥道:“我怎么沒想到呢?”
張侖道:“伯虎兄說什么?”
唐寅可不愿在張侖面前表現出自己的無能,道:“沈尚書有跟你說過剿滅倭寇的相關事項嗎?比如說他在外滯留多久的問題?”
張侖想了想,斷然搖頭:“沒說,但之前跟沈大人奏報軍情時,沈大人讓我留下,配合伯虎兄做事,當時還讓我看過周邊海域圖……以沈大人標注,近海的島嶼基本都空了,要想在陛下到來前取得一場勝利,振奮軍心士氣的話,只能往南邊走……我以為伯虎兄你早就知道了!”
盡管唐寅想遮掩,但張侖卻看出唐寅根本就是一無所知。
不過張侖不會因此有所輕視,本身張侖很佩服唐寅的辦事能力,若唐寅沒本事,沈溪不會委以重任。
唐寅嘆了口氣:“那就先做沈尚書在外最長滯留一個月的打算,也就是說未來一個月很可能沈尚書都不在,所有事項都要我們自行解決。之前我還在想,若是沈尚書按時回來,或許能趕上陛下抵達新城,但現在看……很有可能會延誤,就怕陛下到來前,他已把倭寇問題徹底解決咯。”
“啊?”
張侖有些驚訝,隨即搖頭,“不可能,那么多海島,挨個平下來,沒個一年半載可做不到。”
……
……
沈溪領兵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早就被人神話了,如此境況下,哪怕他取得的功勞不是那種驚世駭俗的大捷,也會有人覺得他發揮失常,甚至唐寅開始盤算此番沈溪是否會將海疆徹底平定后再回來。
只有沈溪自己才清楚,他擁有的人力物力并不足以一下子便解決大明長久以來便存在的海患問題,這一戰他只是想旗開得勝,同時還有別的考慮,只是無法跟外人說明罷了。
沈溪出征后的第四天,船隊抵達大衢山島的西北方海域。
這座島是舟山群島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近六十平方公里,長時間為倭寇盤踞,朝廷試圖將其趕走,但因為弘治末期到正德初年朝廷內黨爭不斷,再加上江南之地權力紛爭,還有便是佛郎機人摻和進來等因素,使得海患成為大明一時難以解決的頑疾,舟山群島基本為倭寇控制。
不過隨著沈溪的到來,倭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沈溪名聲在外,加上他以前有帶兵跟海盜和倭寇交戰得勝的經驗,倭寇畏懼之下南逃,如今舟山群島已沒剩下多少賊人。
“大人,斥候來報,跟當初上海縣城一樣,賊寇基本撤走,如今島上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殘,不過島上埋設了很多地雷,若貿然上島容易出現死傷。”
船上,沈溪正在用望遠鏡查看大衢山島的情況。
此時船隊在距離島嶼不到五里的地方停下,島上沒有任何船只出來迎戰,甚至派出的斥候船也未發現島上有何港灣停靠船只。
云柳站在沈溪身后,順著他的目光往島嶼腹地看去,當天天氣不錯,臨近中午,晴空萬里,島上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
不過海上風浪很大,大小船只依然搖搖晃晃。
沈溪將望遠鏡放下,道:“讓宋將軍帶領前鋒兵馬登島,先在島嶼北邊石門子一線站穩腳跟,等候后續人馬登陸。”
“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