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郎機人一去不返,大明艦隊的主要精力卻不得不放在防備佛郎機卷土重來上。
島上倭寇沒有海戰的能力,大明艦隊不需要為了防備倭寇駕小船逃走而單獨設防,沈溪此時不愿意繼續停留于海邊,碌碌無為,隨著天色漸亮,他準備將五頭山上的倭寇一次性解決。
隨著明軍施加的壓力愈發增大,島上倭寇失去戀戰之心,在沈溪親率人馬抵達五頭山腳下時,山上已有大批賊人下山投降,數量超過二百人。
如此一來,山上剩余的倭寇生力軍不可能超過三百,這讓官軍平定大衢山島的戰事失去懸念。
為謹慎起見,沈溪還是沒有下令讓宋書即刻帶兵攻山,而是先等他和胡嵩躍的人馬抵達后,再一起進攻,如此也是防止倭寇在五頭山周圍布置的地雷、陷阱等機關發揮作用,人馬整齊時攻山不容易出現意外。
到上午辰時末,斥候排除地雷和陷阱后,官軍主力攻上山頂。
沈溪沒有親自上山督戰,最后山上倭寇都被宋書的人押送下來,清理善后工作依然還在進行。
三軍上下有條不紊,官兵因之前佛郎機人突然來襲而變得謹慎,沒有人為了一點功勞而去爭論什么。
“大人,山上倭寇悉數消滅,此戰俘虜四百余,加上之前在癩頭山、楊梅山俘獲的老弱婦孺八百多人,這一戰可謂大獲全勝。”宋書很興奮,他沒跟沈溪經歷幾次勝仗,眼前的勝利已讓他覺得很了不得。
打倭寇乃是皇帝欽點的戰事,在這場戰事中有良好的表現,為他將來的仕途提供極大的便利,而跟沈溪這個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搞好關系,更是他在朝廷無往而不利的通行憑證。
沈溪沒有任何的喜悅表情掛在臉上,此時他正在臨時搭建的軍帳中,對著一張發黃的地圖發呆,宋書湊上前大概看了一下,不是以前那種大開大合的軍事地圖,僅僅只是關于大衢山島的地形圖,看紙張的年代,估計有些年頭了。
“大人,您覺得有大批倭寇隱身于島上某處?要不要掘地三尺,派人徹底搜查一遍?”宋書請示。
沈溪聞言抬起頭來:“為了隱藏起來的幾個散兵游勇大費周章,不是聰明人應該做的事情……這座島有太多山巒可以藏人,就比如西南面的觀音山,如果要徹底清查,可能需要十天半月,這么長的時間我們可耽誤不起!”
宋書拿出受教的神色:“卑職明白。”
沈溪道:“現在的問題是,佛郎機人的船隊沒有走遠,很可能在我們離開島嶼后就要跟他們開戰……本來我還準備吃過午飯,全軍就在旱門港上船,動身前往定海衛,現在看來,時間要往后拖一拖。”
宋書一臉堅決:“要不咱們就在附近海域跟佛郎機人大戰一場!”
“還不是時候。”
沈溪搖頭道,“我方跟佛郎機人的實力差距沒到一定能穩吃對方的地步……此時貿然開戰太不理智,再過一年半載,我們艦隊的實力就要遠遠超過他們,再加上水手也越發成熟,對周邊海域水文情況也更加了解,我們何必在雙方實力半斤八兩時動手?”
“那大人,咱現在……”
宋書迷惑了,不知該做點什么才好。
沈溪將地圖合起來,道:“暫時駐扎休息,把五頭山好好搜查一遍,說不一定有意外的驚喜……本官稍后就要跟胡將軍一起返回旱門港,防止佛郎機人亂來……宋將軍,這里就拜托你了,一切見機行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