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終于還是來了。”
徐俌得知朱厚照到南京來,顯得很興奮。
畢竟之前城里已做過一番準備,皇帝到來意味著南京城里的權貴有機會親自跟皇帝奏稟事情,爭取到更多的政治資源,而徐俌作為魏國公,又是南京守備,有更多在皇帝面前表現的機會。
張永非常著急:“現在傳來消息,說陛下取道南京,直接領兵前往江西,概因寧王謀逆之事。”
徐俌稍微有些驚訝:“寧王謀逆?事情已確定了嗎?”
無論是張永或者徐俌,都曾聽說有關寧王圖謀不軌之事。
寧王要是起兵的話,會迅速順江而下攻取南京,奪取大明半壁江山,跟北京朝廷對峙是最好的局面。
寧王朱宸濠繼位后便一直在布置此事,拉攏地方士紳,不斷地擴充王府護衛兵馬,在江西鬧得不可開交,徐俌對此一直有所警惕,卻苦無證據,只能暗中加強南京防務,提防被人一舉攻陷。
張永著急了:“徐老公爺,當初可是你跟咱家說,寧王會謀逆,咱家才跟陛下稟奏,怎現在你竟然推口說不確定?莫非你是想推卸責任,讓咱家在陛下跟前丟臉?”
徐俌這才想起跟張永會面時曾說過此事。
當時張永為皇帝過南京而不入非常郁悶,徐俌于是便說寧王圖謀不軌,皇帝不來南京犯險也是好事,當時根本沒當回事,更多是安慰,卻沒料到張永會以此跟皇帝上奏,促成皇帝御駕親征。
徐俌問道:“陛下親自領兵,沈之厚肯定隨行了吧?”
張永神色陰冷:“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陛下得知沈大人將要返回城池,居然先一步離開。陛下還從新城抽調數千人馬,加上之前的護衛人馬,差不多有兩三萬人,下一步便是從南京抽調五六萬兵馬,逆江而上討賊……”
徐俌道:“沈之厚不至,誰來領兵……陛下怎么不等沈之厚回去后再走呢?”
張永沒好氣地道:“徐老公爺沒聽懂嗎?陛下就是要繞開沈大人,自己領兵,過一把運籌帷幄的癮頭……再過幾天圣駕就要到了,陛下在南京城里是否會過夜都難說,現在已有征調兵馬的諭令到來,咱得為出兵之事負責,出了狀況誰能擔待?”
徐俌本來心情不錯,覺得皇帝到來是好事,現在也擔憂起來。
“老爺,南京兵部來人了。”就在徐俌不知該如何應付張永時,突然心腹幕僚徐程出現在廳堂門口。
徐俌頓時輕松起來,暗自慶幸有人解圍,嘴上道:“張公公,本公先去見過兵部來人。”
張永沒好氣地道:“怎么,咱家不能旁聽?來人說的多半也是此事。”
徐俌苦笑道:“說不定,本公不多作陪了……來人啊,伺候張公公到花廳等候,老朽去去便回。”
……
……
徐俌從大廳出來,跟徐程一起往正堂而去。
徐俌在路上大致將張永前來說的事情跟徐程轉述一遍,徐程道:“公爺,此事問題很大啊。”
徐俌本來有些匆忙的腳步頓時停頓下來,側過頭,皺眉問道:“什么問題?”
徐程道:“陛下剛到新城,沈大人那邊就立下大功,陛下領兵的企圖泡湯,聽說寧王有可能謀反,所以趕緊帶兵前來,甚至連跟沈大人見一面都等不及,看來陛下是對沈大人有了芥蒂。”
徐俌氣息有些粗厚:“君臣間有些小的嫌隙沒什么好稀奇的,沈之厚剛剛取得大功,陛下還能把他怎么著不成?”
徐程眼珠子骨碌碌一轉:“之前朝中勛貴都在提防沈大人崛起,怕沈大人兼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差事,架空大家手里的權力,但現在看來,未必如此……不過接下來這一戰可就至關重要了,誰能幫陛下平息寧王之亂,誰就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