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俌當然明白這場戰事就是朱厚照希望自己有所表現才決定親自上陣的,不然讓沈溪領兵,一勞永逸,哪里需要這么麻煩?所以所有功勞都得給皇帝留著,他行禮道:“老朽明白,不需張公公提醒。”
……
……
兵馬起行。
徐俌到校場點齊兵馬,領軍出定淮門城門時,張永已準備好酒菜等著踐行,卻未見到皇帝鑾駕蹤影。
張永趕緊去找徐俌問明情況。
徐俌從馬上跳下來,語氣間顯得頗為無奈:“江西傳來消息,寧王攻取南昌府全境,正領兵攻打九江……陛下心急之下,決定乘舟船前往九江府城德化,以逸待勞,痛擊寧王所部。”
這些年張永一直當沈溪的監軍,稍微琢磨后便不無驚疑地道:“瞧這架勢,寧王是想跟陛下統領兵馬正面開戰啊,以他們的推進進度,大概兩三天時間就能進逼九江府城德化,一旦拿下來就可以順利控制南湖嘴,扼守湖口,到時若跟陛下統領的兵馬迎頭撞上的話……”
“唉!”
徐俌長長地嘆了口氣,“老夫自然知道這層危險,也想跟陛下分析利弊,可惜陛下根本聽不進去。現在老夫領陸路兵馬,沿著長江南岸往九江府趕,若陛下那邊出了問題,自然會想辦法策應。”
張永皺眉:“不會鞭長莫及吧?”
徐俌道:“怎么說老夫對江南局勢也算了解,江西地面朝廷兵馬不少,寧王不能做到無所忌憚,這次各方人馬一同平亂,寧王再有本事也不過是初上戰陣的牛犢子,一時奮勇罷了,不可能有什么作為。”
張永跟著嘆息:“希望此戰一切順利吧……其實若是沈大人領兵,何至于如此麻煩?甚至可能兵不血刃便取勝,陛下這又是何苦呢?”
……
……
徐俌統領兵馬,出定淮門后快速向西南方進軍,中午時已抵達岱山,走了足足三十余里路……徐俌雖然領兵上沒多少經驗,但好歹是勛臣出身,身邊也有大批武將輔佐,將士都能聽從號令行事。
朱厚照那邊則顯得異常拖沓。
他沒有直接走鳳儀門或者外金川門到碼頭登船,而是選擇在夫子廟碼頭坐那種畫舫,一路從秦淮河到長江,然后才換乘大船,耗費時間太多,沿途浩浩蕩蕩,讓百姓為之側目。
朱厚照躲在船艙里呼呼大睡,快到中午時,一行抵達長江,然后在忙亂中換乘大船,等船隊整頓完畢,已是未時。
朱厚照站在大船甲板上,一個勁兒地捂嘴打哈欠,一副睡眠不足的模樣,困頓不堪下干脆把帶兵行船的權力交給江彬。
江彬受令后,馬上召集張苑、王陵之和劉序等人開會,這些人也是朱厚照覺得勝券在握的憑靠,雖然沒帶沈溪來,卻帶了沈溪手下得力干將,似乎沈溪留王陵之和劉序在新城就是專門為他出征江西所準備的。
雖然平時江彬為人處世囂張跋扈,但在王陵之和劉序面前還是有所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