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厚照乘船直抵南昌,然后帶兵順利入城,此時他才知道,原來寧王之死并非是造謠或是什么陰謀詭計。
寧王確實死了,尸體擺在他面前,一座剛剛經歷戰亂的城池盡歸他手。
“恭賀陛下平定賊亂,陛下千秋萬載,國泰民安。”眾文臣武將來拜見朱厚照時,張苑當著徐俌、王陵之和江彬、唐寅等人的面,在朱厚照面前恭維。
朱厚照皺眉不已:“什么千秋萬載,朕又不是武俠說本里的綠林魁首,想要一統江湖……說得這場戰爭有多復雜一樣,朕平息叛亂根本就沒費什么勁……不過朕此番取勝也算是對大明有功,回去后內閣和司禮監商量著給朕定個封賞吧。”
朱厚照很得意,他自然而然將首功歸到自己身上,絲毫也沒有謙讓的意思。
張苑笑道:“陛下此戰居功至偉,定當銘記史冊。”
在張苑看來,要給朱厚照彰顯功勞,只能是在史書上濃墨重彩地記錄一筆,把皇帝盡量描述得英明神武便可。
但顯然朱厚照追求的不是這個,更想用更特殊的方式彰顯自己,一如歷史上他為自己封公一樣……連皇帝都不做了,撈一頂國公的帽子戴在頭上,顯得自己很有本事。
不過眼下朱厚照顯然沒想到封公這一層,興致勃勃地道:“諸位卿家此戰中功勛赫赫,尤其是小王將軍,多虧你深入敵后打開局面,否則戰事沒這么快結束。朕這幾日留在南昌城,酌定論功行賞之事……若有寧王余孽也要一并鏟除。”
徐俌道:“陛下,叛亂已平息,您應該早些返回京城才是。”
在朱厚照南下前,徐俌希望皇帝臨幸江南,這樣他有更多接觸和討好皇帝的機會。
可是在經歷平寧王之亂后,徐俌改變了態度,希望朱厚照能早點回京城,這樣他就可以過幾天清靜日子。
徐俌想的是:“若是讓小皇帝繼續留在江南,指不定又要搞什么花頭,別下一步又要帶兵出征。”
朱厚照冷冷地瞥了徐俌一眼,目光好似在說,朕現在心情好沒跟你算賬,你居然敢勸朕離開?
皇帝皺眉一語不發,張苑知情識趣地道:“徐老公爺,陛下剛平江西之亂,此時江贛之地正值百廢俱興,陛下要留在這里督促地方戰后重建,有何不可?你讓陛下離開,是否別有居心?”
徐俌趕緊為自己辯解:“陛下不在京城,只怕日久生變……老臣絕無他意。”
朱厚照顯得很不耐煩,一擺手道:“朕暫時不想走,首先得把軍務整頓好,厘清叛亂分子,誅除首惡,再撫慰因戰亂流離失所的災民,妥善進行安置。朕準備免去江西地方一年錢糧稅賦,這些都需要時間完成……你們退下吧。”
“臣等遵旨。”
皇帝跟前,大部分文臣武將都沒有發言權,恭敬領命離開。
所有人都自覺退下,最后只留下張苑。
張苑上前:“陛下,這幾日寧王妃茶飯不思,人也消瘦許多,可能因寧王之死而郁結在心……陛下,您是否要前去安慰一番?”
朱厚照瞄了張苑一眼:“你當朕說留下來,是為照顧寧王妃的情緒?朕要得到她,不用等到今天……不過她如此折磨自己,朕也心疼,趕緊安排人去打點,不行的話先將她送回娘家,等她精神恢復一些再隨朕回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