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連忙道:“陛下沒下旨,怕是不能成行。”
小擰子想了下,嘆了口氣道:“這也是問題……盡量爭取吧!絕對不能讓張苑那老東西跟沈大人單獨相處,更不能讓他立功……現在江彬和許泰快回來了,形勢真是一團亂麻,讓人理不清楚。”
……
……
中原水患再起之事,最短時間內傳到沈溪這里,確切地說,沈溪知道這個消息比京城那幫大佬還早,只是在沒有皇帝授意的情況下,不能貿然做出決定,他這個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權力再大,也管不了天下事。
不過隨著朱厚照御旨下達,讓張苑協同賑災,消息在四個時辰內便傳到沈溪耳中,這會兒天剛亮,甚至張苑那邊還沒出發。
“大人,陛下讓您往河南賑災,應該是要深入災區……現在洪水還未退卻,您去的話太過危險。”
熙兒得知情況后很擔心,她不想讓沈溪去剛發生災情的地方,大災之后必有大疫,對她而言那里跟修羅場差不多。
沈溪道:“陛下交待的差事,難道我能拒絕?張苑三四天后便能抵達,我可能已等不了他……我馬上修書京城,讓戶部提供協助。”
熙兒問道:“大人,聽說此番賑災,戶部沒有調撥銀兩。”
沈溪嘆道:“謝閣老在使用國庫存銀上,一向謹小慎微,他對于市場規律完全不了解,以為市面上銀子多了一定是壞事,其實就算是災區,大戶人家也不缺糧……因黃河沿岸常年鬧水災,有錢人家多在山上修宅子,糧倉更是修在高處,若官府有銀子的話,可以出資購買,成色越好的銀子越容易辦成事情。”
熙兒眨眨眼,不太明白沈溪所說,
沈溪繼續道:“對于大戶人家來說,他們寧可貯存銀子和銅錢,也不愿貯藏糧食,因為糧食容易腐爛變質,每年都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騰挪位置,以新糧入倉,再以舊糧到市面出售。”
“但問題是大明市面的銀子和銅錢成色太差,遠不如積谷劃算,以至于糧食都掌握在大戶手中。只要有成色好的銀子和銅錢,就不愁換不到糧食,百姓也就有救了。”
“現在非要從西北和江南之地,讓地方官府把陳年舊糧拿來,千里迢迢運到中原之地賑災,僅僅運送途中民夫的消耗起碼就占一半……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也就一些頑固不化的老家伙覺得是合情合理。”
“有銀子不調,非要送糧食,若是運送及時的話倒還好,但問題是現在要從各地臨時征調,官府一定會虛以委蛇,加上消息傳送時間,以及運送糧食的時間,根本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熙兒道:“大人,那怎么辦才好?您跟朝廷要銀子,怕是要不回吧?”
沈溪搖頭:“誰說賑災的錢一定要從京城調運?也可以從江南調撥。”
熙兒咋舌道:“可是大人,新城幾乎是咱自己出錢修的,現在賑災也要您來出資,那朝廷……”
熙兒想說,既然什么都靠自己,那要朝廷作何?
沈溪卻打斷熙兒的話,嘆道:“生在當時,不要計較暫時的利益得失,這一切都是為了大明。只要咱能吃飽穿暖,計較那么多利益作何?難道為了跟朝廷置氣,連百姓死活都不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