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兒領命而去,她的任務是通知云柳,讓云柳護送糧食到災區,稍解燃眉之急。
……
……
救災看似有條不紊,但其實進展緩慢。
在沈溪看來,救災困難不在于地方官府不作為,而是各級官員實在是無能為力……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是一心為民的清官,也變不出糧食,只能把危害降到最低。
夜里一直到三更過去,沈溪才入住黃河岸邊的一處驛館,其實驛館里能提供的吃食非常少,沈溪及身邊人只能靠自帶干糧充饑。因為路上放了一些干糧給災民,使得糧食捉襟見肘,沈溪得考慮一下,接下來得緊衣縮食,否則很難深入災區。
“謝于喬處理國事太過平庸。不過也怪不得他,大災過后,不發生**已是好的,這年頭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昂,遇到大災只能聽天由命……誰能指望得了誰?”
沈溪進入官驛后沒著急上榻入睡,他精力旺盛,正好坐下來伏案處理公務。跟著他走了一路的侍衛和將士異常疲累,在官驛旁匆匆扎下營地便入睡。
就在沈溪把給河南地方官府的公文準備好后,熙兒來報,說是歸德府知府孫友成快要抵達驛館了。
“孫知府也才剛到任地方。”
熙兒介紹道,“聽說他獨身前來,沒帶家眷,歸德府災民多,跟歸德官府全力治理災患有關。”
沈溪點頭:“實在難得,開封府和懷慶府受災嚴重,與水災沒什么關系的歸德府救災最積極,看來這個孫友成倒有幾分本事。”
等了不到一炷香時間,孫友成抵達驛館,當即來見沈溪。
孫友成四十上下,看起來精明干練,上來簡單行禮,隨即將他知道的災情向沈溪言明,最后不無遺憾地道:“沈尚書請見諒,歸德府去年頻遭戰亂,損耗府庫錢糧不在少數,如今百姓剛歸家園,又面臨如此大的水災,實在是拿不出更多糧食,但如今卻有數萬災民往歸德府涌來,地方上實在承受不住……”
沈溪問道:“府庫內糧食,還有多少?”
孫友成搖搖頭:“所剩無幾了,以目前的狀況,最多能維持現有粥鋪繼續開兩天,但問題是后續還有大批難民持續涌入,聽說現在往歸德府來的災民越來越多。”
沈溪微微點頭:“以目前所知,懷慶府溫縣以下,到開封府李景高口一段,基本被大水湮沒,現在大批災民云集,若不及時治理,災民往周邊府縣遷徙,因饑餓和瘟疫而死的百姓會更多。”
孫友成道:“的確如此,現在災區嚴重缺乏糧食和藥材。”
“嗯。”
沈溪再次點頭,從桌上拿起一份文稿,交給孫友成,“后續會有一批糧食和救災物資運到歸德府,你帶人沿著官道設立粥場,為避免災民無所事事,可以組織起來修繕河堤,在災情徹底解除前,你要確保粥場不停。跟府縣各級官員通個氣,誰救災不力,本官便治誰的罪。”
“沈尚書……”
孫友成對沈溪救災懲罰措施不是很支持。
沈溪抬手打斷孫友成的話,“百姓流離失所,他們指望不上旁人,只有地方官府能幫到他們,官員此時更應拿出效死命的態度……救災有功的,一律上報,本官自會為他們請功,加官進爵。就當這是一場戰事,必須高度重視。”
孫友成想了下,點頭道:“下官必定竭盡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