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作以前,沈溪就算想干涉,也力不能及,但問題是沈溪已為朝堂絕對的股肱之臣,不能坐視這種事發生。
沈溪道:“陛下此去目的為何?”
朱厚照態度堅決:“這眼看著天氣就要熱了,宣府那邊夏天很涼爽,而且風景優美,朕去避暑納涼,同時督促一下西北軍政……朕準備帶兵部侍郎王守仁一起去。先生之前不也說,王守仁乃三邊總督的不二人選?”
沈溪沒回答,因為之前他的確提出讓王守仁接替王瓊出任三邊總督。
沈溪道:“陛下去西北,那朝廷這邊的事情怎么辦?”
朱厚照嘿嘿笑道:“朕留在京城,事情還是要交給下面的人處理,不如讓朕到處走走看看。朕還年輕,老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朕就算現在沒讀到萬卷書,卻已行萬里路,效果是一樣的……朕這是為了將來更好治國做準備。”
“至于朝廷事務,朕覺得有先生在便已足夠,無需朕勞心勞力。”
張永笑道:“沈大人,陛下對您真是信任有加呢。”
沈溪道:“陛下還無皇嗣,根基不固,巡幸地方若出什么意外,怕是朝野要陷入極大的動蕩與危難中。”
朱厚照撇撇嘴:“先生不必危言聳聽,朕可不覺得那些王公貴胄敢謀反。先有安化王和劉瑾,后有寧王,誰敢亂來?”
沈溪面對這樣一個小皇帝,發覺自己很無力,不管怎樣的勸說似都無效。
朱厚照笑道:“此事就這么說定了,朕這兩天就會準備,朝事上司禮監會替朕做決定,沈先生的意見便是最好意見。對了,朕還準備提拔一個司禮監掌印太監出來,只是現在還沒想好,過幾天就會公布此事。”
旁邊的張永臉上隱約有期待之色,似是覺得他升任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可能性最大,也沒人能跟他競爭,他近乎都要慶祝高升了。
沈溪卻知朱厚照心中另有打算,但沈溪也只能嘆口氣不再去應答。
……
……
沈溪和張永一起出了乾清宮。
張永要去司禮監,二人不過共行一段路。
張永笑道:“這次多虧沈大人您,把張苑給按下去,咱家高升之后定不會忘了沈大人您的提拔之情。”
沈溪道:“張公公已確保此番司禮監掌印已是囊中之物?”
張永稍微有些驚訝:“莫不是會橫生枝節?李公公和擰公公已明確表明不會跟咱家爭,還是說沈大人您從陛下那里探知什么消息?”
沈溪搖頭,繼續往前走,“有關司禮監掌印太監人選之事,陛下壓根兒就沒跟我談過。”
“哦。”
張永隱約感覺到問題不對勁。
果然,沈溪道:“若陛下有意從三位司禮監秉筆中提拔,沒必要刻意避開跟我,或許陛下另有打算。”
張永一聽急了,道:“沈大人,您不能不幫忙啊……都到這會兒了,跑出個張三李四來當掌印……若是那張苑三進宮,那咱家……不如一頭撞死算了。”
沈溪打量張永,搖頭道:“就算陛下另有打算,也不會是張苑。”
“那是誰?”張永望著沈溪,目光好似在說,旁人可能對此不知,但你沈之厚一定對此很清楚。
哪怕皇帝沒跟你說過,以你的洞察力,還有你對朝中事務的把控,也該知道現在是誰上位。
可惜沈溪無奈搖頭:“陛下在此事上,思慮甚深,沒有透露任何端倪,張公公想知此事,其實應該去問擰公公。”
“他也不知。”張永篤定地說道。
沈溪道:“那只能說,陛下有可能會出人意表地任命一個誰都想不到之人,或許就是張公公也說不定……這事對于我這樣一個外臣來說,還是不評價為好。”
“沈大人,您別走啊,沈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