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非常驚訝,心道:“陛下怎會如此想我?”
蕭敬趕緊解釋:“老奴只是覺得很多事應該由沈尚書做最合適,這也是人盡其才考慮,并無他意。”
朱厚照不耐煩地道:“希望你別有什么妄想,朕能用你回來當這個司禮監掌印,也是采納了沈尚書的意見,別到最后你跳出來跟他作對,那就違背他跟朕的意思了……行了,事情就此打住,朕先去歇著了。”
說完朱厚照神色不虞,說是去歇息,但蕭敬知道朱厚照就是去找樂子,聽戲喝酒解悶去了。
蕭敬送走朱厚照,心中非常驚駭,心道:“沈之厚在陛下面前到底說了什么?回京陛下先讓我去見他,現在又說是他推舉的我……沈之厚會甘心讓我這樣的老人回來主持朝政?還是說他覺得我回來,一切盡在他掌控中?”
蕭敬憂心忡忡,趕緊回去找人商議。
回到京師后,蕭敬組建了自己的幕僚團隊,而他的能力遠并非張苑、劉瑾之流可比,只是他沒有野心而已。
……
……
有關出兵佛郎機之事,到臘月后,又平淡下來。
朱厚照于臘月初七這天動身往宣府,在此之前京師已接連晴了幾天,冰雪消融,當天他沒讓任何人送行,一行出京師后才發回諭旨,督促朝中人打理朝事,但諭旨中多次提到沈溪,隱有百官唯沈溪馬首是瞻的意思。
只是這次比之前一次出京師時表達更隱晦一些。
朱厚照走后,京城一切風平浪靜,好像朱厚照在哪兒,對朝廷并無影響。
沈溪為了避免被人說僭越,干脆在朱厚照走后就沒有再過問內閣事務,畢竟他非首輔,每次去內閣都不像做事,更像是視察工作,梁儲和靳貴在大部分事情上都會尊重他的意見,使得他說什么都會以他的意見來照辦。
臘月十二,梁儲主動來找沈溪。
“……之厚你看,南京兵部王尚書退下來后,以兵部唐侍郎行尚書事,如此是否太過草率了些?長此以往南京必出亂子不可!你看是否有必要讓陛下重新委命尚書?還有魏國公和魏公公被押送到京師來,案子該如何審?”
梁儲很為難,因為這些事的處理,朱厚照沒有通過朝廷,更像是一意孤行。
現在朱厚照當了甩手掌柜,把事一推,人往宣府去了,沈溪又不想牽扯進去,梁儲覺得自己可沒有給國公定罪的權力。
沈溪道:“這案子內情也非在下所知。”
梁儲苦笑:“在你離開京師時,陛下派人將之押送京城,但到底以何罪名論罪?貪贓枉法?”
梁儲雖然也不清楚內情,卻知曉此事跟沈溪及其家眷失蹤有關,但現在沈溪和家人都平安無事,就算朱厚照真要整頓江南官場,也得“師出有名”。
沈溪笑道:“叔厚兄為何不請示陛下?此案乃陛下欽定,若我等做得不妥,陛下豈非要追責?”
“嗯?”
以梁儲的想法,內閣必須要有自己的態度,票擬不能空著,但現在沈溪的意思卻明擺著讓梁儲踢皮球。
沈溪道:“此案,應該由刑部草擬上奏,至于票擬便以準允提案便可,具體落實時司禮監自會請示陛下……案情重大,難道司禮監就能自作主張?”
梁儲嘆了口氣,最后無奈道:“看來只能如此,就怕陛下一直拖著不決。”
沈溪道:“也許不決,反而是好事吧。”
梁儲一怔,半天后他才明白沈溪說的是什么意思。
這種案子,審了比不審麻煩事更多,還不如像當初外戚張氏兄弟那樣,直接來個懸而未決,皇帝的面子得以保全,朝廷上下還不會有非議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