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歷過絕望嗎?
利雅得籃球館,望著記分牌上那醒目而又刺眼的比分,全喜哲、玄周燁、徐章勛等年輕球員早已泣不成聲。
球隊的替補席上,甚至就連之前與球隊主教練不是很對付的許載、姜東熙,此刻都在抱頭痛哭。
1997年的8月20日,對于韓國籃球而言,是災難性的一天。
106比45,伴隨著計時器走向歸零......
賽前,自以為是的韓國媒體給了天真無邪的韓國球迷多少希望......
那現在,惱羞成怒的韓國球迷就有多想噴死這支兵敗如山倒的韓國男籃。
大天朝電視臺,一邊翻看著自己精致的小本本,孫正平指導一邊用播音腔向整個種花家宣布道:
“讓我們恭喜中國男籃,61分,這是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半決賽,有史以來的最大贏球分差!
同時,這也是中韓兩國籃球交鋒史上的最懸殊比分!”
在這場比賽開始前,一些擔心中國男籃會因為輕敵而輸掉比賽的中國記者們,在這一刻,整個人都傻了......
輕敵?
輕敵的前提,難道不是這支韓國隊至少得是中國隊的敵人嗎?
可是從這場比賽的結果和過程來看,這忒么純粹就是單方面的吊打好不好?
就像中國乒乓球隊遇上某個非洲小國,你跑去勸中國乒乓球隊不要輕敵,要認真對待一樣.......
絕對沒有人會夸你謹慎。
實不相瞞,大伙兒百分百會覺得你的腦殼有包,需要去開一刀。
這支韓國男籃無疑是幸運的,因為比起未來的后輩們而言,他們生活在一個沒有社交網絡的年代。
韓國隊的主教練已經準備好了辭職信和道歉信,就這場比賽打完,這支韓國隊被摧毀的,何止是他們想要免服兵役的夢想?
甚至毫無不夸張的說,如果在賽后和回國后的道歉環節做得不好,那整個韓國籃球界,從此都將再無這幫人的立足之地。
韓國國內的輿論環境就是如此惡劣。
未來韓國的電競選手,個個都是抗壓王,就是因為國內的輿論環境太差,你不學會抗壓那就根本從事不了電競這個行業。
不過話說回來,這場比賽,導致韓國隊慘敗61分的罪魁禍首,那必須得是中國男籃的主教練張斌。
因為如果中國男籃“正常打”的話,那韓國隊還是有機會只輸個40分的。
然而,已經提前謀劃起明年世錦賽的張斌,心想:咱們也不能大老遠的跑來沙特,只把冠軍獎杯帶回去敷衍了事。
于是,一向恪盡職守的張斌指導,當機立斷地做出了用亞錦賽來練兵的決定。
而正是這個決定,讓韓國人在這個夜晚徹底哭暈在了波斯灣。
因為,從年齡上來講,這支中國男籃最年輕的三名球員分別是:
姚明、蘇楓、王治郅。
當時蘇楓一聽張指導要練兵,立馬就給張指導點了個大寫的贊。
教練,既然這是你要求的,那我可就不休息了哈......
打滿了40分鐘的蘇楓,“珍惜與楓哥在一起的每一分鐘”的小姚,“我要在NBA球探面前露兩手”的大郅......
就這樣,聯起手來,讓韓國男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與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