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因為在夏天要代表男籃打亞錦賽的關系,所以蘇楓打算帶著小姚一起回國了。
經過近一個月的魔鬼特訓,蘇楓發現......
與當年在拉滿速度天賦后,當時自己在沖擊90總評這個關卡異常費勁所不同的是......
這次他根本就不知道瓶頸二字為何物。
要知道,他當年花了整整一個夏天,才勉強沖破了速度總評90的大關。
緊接著,他又花了一個賽季,才敲開了速度總評95的大門。
而在蘇楓于上賽季開啟增重計劃后,他更是付出了遠超常人的努力,才勉強維持住了他現在的速度總評。
但是哪怕如此,因為近年來的“坦克養成計劃”,蘇楓當前的速度潛力也已經掉到了111。
然而這一次,如果不出意外,在下賽季的常規賽開始前,蘇楓甚至感覺自己的彈跳總評有機會去沖擊100這個關卡。
“我明白了,應該是評分算法的問題......”
這天,在準備回國前,在用系統查詢工具偷瞄了一眼艾弗森、麥迪等人的速度總評后,蘇楓很快便反應了過來。
簡單來說便是,在打鐵系統里,每項能力值的評分算法,都是獨立的。
雖然它們彼此間聯系甚密,但是它們的計算模式卻截然不同。
就像自己當年在拉滿速度潛力時,有兩個細項的匹配對象是代表人類速度極限的博爾特,但是持球沖刺速度卻是系統根據它的計算推演出來的極限潛力一樣。
因為在籃球這項領域里,跳高與彈跳并不能直接劃等號,所以在打鐵系統里,彈跳能力值的評分算法明顯是根據籃球這項運動的能力需求來進行重新設定的。
而這樣的評分算法,雖然乍看之下很復雜......
但是在搞懂了其中的關鍵之后,在蘇楓看來,它卻非常科學。
就拿2K這款游戲來舉例。
未來在2K某代大作里,力量屬性到達過90的“追夢”格林,在實際比賽里,曾在與綽號“一塊腹肌打天下”的約基奇的對位中,上演過被鑿飛N次的名場面。
可是現在問題來了。
要是按照2K的評分,那約基奇的力量豈不是得評到110?
可是如果約基奇的力量有110,那奧尼爾呢?
130?
140?
說白了,打鐵系統不一樣的評分算法,不僅是它對每項能力,籃球運動員能夠到達極限的理解,同時也是蘇楓通過能力值評分來對自我實力進行評估的最好參考。
當然,除了系統的能力評分算法不同之外......
這次蘇楓之所以能夠在彈跳上進步得如此之快,也與他現在的綜合素質,比當年強了不少有關。
正所謂厚積薄發。
在借由系統解除了自身的天賦限制之后,在格羅弗、曼西亞斯等人的極限訓練下,現在的蘇楓,正在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壓榨著他的潛力。
因此,盡管在籃球運動員朝巔峰攀爬的路上并沒有捷徑這一說。
但是,眼下的蘇楓,就像是開著法拉利在抄近道那般夸張。
……
8月初,就在蘇楓準備帶著小姚一起回國時......
鋼鐵之家里,科比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