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那樣的故事,說白了,你看多了,你再一對比現實,也許你現在不看NBA了,但是以前的集錦無聊時你總會看一看吧?那等你一對比,你的心理落差就出現了。
畢竟,那樣的故事,用張指導的話來說便是,它不合理啊!
沒有血,沒有肉的敵人,在戰勝他時,真的會有快感嗎?
事實上,從385到第388這四章的描述,阿悄已經羅列了大量的數據,然而由于害怕被你們說水文,一些之前列過的數據我就懶得列了。
那么這4章的價值,對于整個99/00賽季的意義在哪呢?
答案是作為蘇楓接下來的對手也好,以及書里的主要人物也罷,凱爾特人的形象,以及鄧肯、阿泰、雷阿倫、馬布里的人設都需要近一步的設計。
因為我說了,整個99/00賽季的責任,就是把人設完全,和填上之前未填的坑,以此來做好迎接新坑的準備。
因此,這輪系列賽的本身價值,是與之前打公牛(被你們說強行黑八)那樣,要起到破局重任的。
甚至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我之所以快速用2-3章跳過打活塞和尼克斯,就是為了把更多的筆墨放在這后面的劇情。
當然,可能是我江郎才盡,也有可能是筆力不足的原因,導致部分小伙伴覺得:啊,凱爾特人居然能和猛龍五五開,這不是在強行加強對手嗎?
然而,請注意我在書里面提到的幾個關鍵點。
以凱爾特人的陣容,在一輪系列賽的某幾場比賽里和猛龍做到五五開,真的違和么?難道主角的球隊不狂勝就變成了強行了么?
戴維斯和蘇楓的布局,都是為了更穩定的解決掉凱爾特人,而不是為了某一兩場比賽的勝利,因為NBA的系列賽從來都不能只看一場,而這我在書里已經最少提過3次了,然而還有人說,既然都這樣了,為什么不早點拉出主力上去打?醒醒,拋開客觀因素,現實里的馬賽克不就是因為7-8人輪換輸給勇士的么?(而且不死艸蘇楓,戴維斯敢這樣玩嗎?)
關于鄧肯描寫太強的問題。唉......小伙伴們,我書里,因為大比分的比賽,基本上都是跳過,所以人鄧肯難得有那么一個鏡頭,就好像蘇楓突然拿個60+一樣,這難道不合理嗎?而且現實里,小奧尼爾和大本與鄧肯的對位數據,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查好吧。因此,難道現在的體育文已經變成,只準主角爆種,只準吹主角,而不準對手帶著頑強的意志力與主角一決雌雄的純爽文了嗎?
試著想想看吧,如果現實里,那么多的偉大比賽,不是因為對手抵抗的很激烈,那所謂的偉大又從何而來呢?
至于蘇楓最后的絕殺......說出來你們別說強行哈,因為早在設定劇情時,這場蘇楓就是要絕殺的。
由此,我已經在書里埋了很多蘇楓大心臟,不要碧蓮,甚至借用科比和艾弗森的話來反復進行鋪墊的段落了,甚至包括阿泰對蘇楓的挑釁。
噢對了,既然提到阿泰,也給你們說下,為什么我會這么寫。
因為現實里的阿泰,本身就是個死皮賴臉打不死的小強,因此,他會因為10投1中和防不住蘇楓而向蘇楓投降么?
醒醒,要是年輕的阿泰有那么容易低頭,那他當年也不會留下那么多惡名了。
至于安排蘇楓體能下降后被阿泰成功防住的那一次,說白了,那個位置,就是阿悄故意這么設計的。
因為只有這樣才符合現實,而不是把寫成超能力籃球。
畢竟,老流氓和科比都有被防下的時候,怎么到了我們主角這里,就要變成百分百命中,被防住就是虐主的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