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現在問題來了。
究竟基德是用了什么魔法,來對球隊的進攻進行梳理的呢?
答案很簡單。
那就是通過他強大的大局觀,把隊友們變成自己的棋子。
也許這一攻看上去并不是由基德持球發起。
但是實際上,整套戰術的發起,都是在他的精心設計之下。
因此,當球來到基德手上的時候,實際上場上的空位便已經出現了。
而這時,作為組織核心的基德只需要通過最后一傳來找到隊友便可。
當然,就以目前蘇楓的組織能力,他想要變成基德那樣的下棋人并不現實。
但是與基德相比,蘇楓也有他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
比如,當奧多姆在高位持球發動進攻時,由于蘇楓自帶引力,在籃球通過簡單的幾次配合來到他的手上后,對手的防守注意力此時便會全部集中在他的身上。
而這時,哪怕蘇楓的組織能力不如基德,他也能輕而易舉地尋找到在空位,或者擁有良好出手環境的隊友。
“約翰,不如我們在下半場對蘇采取‘蘇楓法則’吧......
我們不能再讓他通過傳球和策應來帶動其他熱火的球員了!”中場休息時,猛龍的更衣室里,看著戴維斯,里克建議道。
而聞言,戴維斯在搖了搖頭后說道:“以前的‘蘇楓法則’已經不再適用于現在的蘇了。”
經過今晚上半場的交手,戴維斯知道......
熱火的進攻就算不直接過蘇楓的手,也會因為他在場上的擋拆、指揮而產生令人望而生畏的化學反應。
因此,切斷蘇楓與隊友之間的聯系?
在他不接球跑去給隊友擋拆的情況下,你怎么切?
在他通過三角進攻在低位得球時你不包夾,你怎么防?
戴維斯知道,針對蘇楓在這賽季的進化,他必須得在季后賽開始前研究出全新的“蘇楓法則”才行。
但那絕不是現在。
因為再好的NBA教練,也不可能每個夜晚都能腦洞大開,突然想出對付對方超級球星的法子。
這支熱火在分享球上,在戴維斯看來,甚至比當年的猛龍做得更好。
因為在蘇楓轉變了他的風格與打法之后......
每名與他同時上場的熱火隊員,都將受到他所帶來的巨額加成。
中場休息過后,第三節比賽由熱火先攻。
這球由米利西奇提到高位發牌。
因為揭幕戰上的那次LOGO盲狙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小奧尼爾只能跟著米利西奇離開了低位。
而這時,在與奧多姆進行了交叉掩護之后,蘇楓忽然放棄了他對低位的爭奪。
迅速向底角移動的他,在這一剎那,同時吸引了卡特與迪奧的注意力。
奧多姆隨即切入籃下,在無人盯防的情況下,斬落了他本場比賽個人的第15分。
看,在這次進攻里,蘇楓甚至連球都沒碰,熱火便借由他打成了一次經典的內吊內進攻。
TNT電視臺,看見這一幕的巴克利笑道:“不愧是在80年代率領湖人打出了的帕特-萊利!
這賽季熱火的傳切配合打得簡直令人賞心悅目。”
由于在90年代執教尼克斯黑幫以及熱火黑幫時,給人在防守端留下了過于深刻的印象......
導致很多人都忘記了,其實萊利是靠進攻起家的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