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場均出手數上,蘇楓卻比科比少了整整6次。
高效。
高效。
還是TMD高效。
如果說,等再過幾年后就要進入NBA的杜蘭特是蘇楓記憶里的那臺歷史級別的得分機器。
那現在這只蘇楓。
你完全可以將其簡單理解為,比杜蘭特更高級的砍分機器。
球場上,輪到開拓者進攻。
我炮在高位的進攻遇到了一些麻煩。
因為老辣的佩頓早已猜到了他想借助加內特的掩護突入內線。
正所謂一物降一物。
年邁的佩頓解決不了費城的那只“183”。
但是在波特蘭的這只“183”面前,今晚他簡直就是重返巔峰的狀態。
在蘇楓原本的時空里,我炮在與這些身材高大、擅長防守的后衛交鋒時,往往都占不到便宜。
除了日常被德小胖“乳炮”之外,比盧普斯更是曾在蘇楓記憶里對陣我炮時留下過“58”這樣的傳世經典。
而這也與我炮的實力強弱無關......
純粹只是風格互克罷了。
在蘇楓看來,如果我炮能在多個10公分,那必將會成為“絕殺”。
因為與那些更加需要速度與敏捷的球員相比......
我炮要是能再高個10公分......
那同時代估計都沒小詹詹什么事兒了。
哦,不對!
按照自己記憶里那群詹黑們的說法來說,如果我炮真能再高個10公分,那將來,小詹詹在做決定一時找的對象肯定就不是韋德了。
球場上,被佩頓看穿突破線路的保羅只得將球傳給了加內特。
而此時腦袋還在嗡嗡作響,滿腦子都是海耶斯剛剛那聲咆哮的加內特也旋即在高位擺出了進攻架勢。
缺乏強攻能力,是貫穿了加內特整個職業生涯的“狼之末路”。
而其實,這也與加內特在場上喜歡接球的位置有關。
在同時期的三大前鋒里,如果仔細觀察鄧肯與諾維斯基的比賽你就會發現,這倆人在場上的要位、接球位置,往往都能直接威脅到對方的籃框。
雖然在小司機的進攻招數里,他還有不少在高位的翻身跳投,但是那也是因為諾維斯基足夠準。
然而與這倆人相比,加內特的低位要球次數不僅沒有鄧肯多,另外,他在高位得球后的翻身后仰,也沒有諾維斯基那般穩定。
一方面,這與加內特的絕對力量有關。
而另一方面,這也與他擅長的且戰且退沖突。
如果單論防守,加內特在場上協防面積,哪怕你把鄧肯和諾維斯基加在一起也比不了。(好像加不加諾維斯基也沒什么影響)
可是,在強攻能力上的不足,卻注定了加內特更適合做一支球隊的二當家。
這與加黑們認為加內特不配超巨無關。
因為就算你再尬黑,也沒有人會認為皮蓬不是超級球星。
場上,在海耶斯的貼身盯防下,加內特在背打時的技術動作出現了略微變形。
籃球場上,優勢再大的錯位,如果你方內線無法接近籃框,那除了某些燒餅籃球文,你絕不可能發揮出你的身高優勢。
對,沒錯!
說的就是蘇楓記憶里那本名叫《籃壇第一外掛》,某人只靠身高就能戲謔一個時代的燒餅籃球文。
噹!
球場上,在海耶斯的干擾下,加內特的鐵血大翻身偏離了籃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