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楓前世,職業生涯場均僅能拿到5.9分、5.4個籃板的尼克-科里森因為將他的青春全部貢獻給了“超音速/雷霆”,所以在其退役后,為了表彰其對球隊的忠誠,科里森也成為了雷霆隊史首位獲得球衣退役殊榮的球員。
并且,在其球衣退役儀式上,俄克拉荷馬市的市長還將每年的3月20日給定為了“尼克-科里森日”。
可以說,雖然職業生涯遠不如那些傳奇內線風光。
但是科里森卻以另一種方式,將他的名字永遠鐫刻在了NBA的歷史之上。
只是......
不管科里森為了能讓球隊騰出薪金空間,而選擇在其職業生涯后期主動降薪,且哪怕在NBA薪金帽大漲后,也依然拿著每年一皮左右年薪的舉動是多么地令前世的雷霆球迷和這一世的超音速感動......
他也無法改變在這支超音速隊里,他就是短板的事實。
之前。
灰熊的“熊大”與“熊二”之所以可以在超音速三秒區的為所欲為......
正是因為科里森無法有效地對超音速禁區提供保護。
在球場上干臟活、累活,科里森絕對是一把好手。
因為向來任勞任怨的他是一名點滿了“工作投入天賦”的球員。
然而......
籃球場上。
有些結果卻注定是光靠努力沒法改變的。
自打湖人確立圍繞“蘇楓、科比、小加”建隊以來,坊間,人們就從來沒停止過對小加的批評與議論。
可那又如何呢?
從蘇楓加盟湖人的首個賽季到今天,蘇楓和科比身邊的隊友一直在變。
但小加的地位,卻始終從未動搖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小加和科里森是同一類人。
因為球隊里的外線球星長期把持球權。
所以他們在比賽里的工作重心,大多數時間都會放在防守、卡位以及給隊友擋拆上。
甚至當球隊里的外線球星想要多刷幾個籃板球數據時......
他們還會笑著將已經到嘴邊的后場籃板拱手相讓。
另外,在球隊里的這群外線球星偶爾于防守端偷懶時,他們還必須用自己的肉體,去迎接和承擔那本不該由他們承擔的防守責任。
在這個聯盟里,偉大的凱爾特人球星、著名背景板、NBA彈簧怪御用打卡景點蒂姆-鄧肯曾經說過:
在防守時,有些球,作為球隊最后一道防線的你是沒有后退這個選項的。
而毫無疑問的是......
這些年沒在比賽里少當對手背景板的小加與科里森,絕對是鄧肯的忠實擁躉。
雖說,因為“且戰且退宗”的興起......
使得當今聯盟的不少內線球員都已漸漸忘記了戰士疊甲挨揍的信仰。
但,這個聯盟里仍有少部分內線球員,始終牢記著“天堂向左、戰士向右”的信條。
場上,輪到湖人進攻。
小加上提至高位接球。
作為這支湖人的三當家,選擇給蘇楓、科比讓出低位,從來都不是因為馬克-加索爾畏懼與對方球員肉搏。
因為無論是被小姚暴打,還是被自家老哥戲耍......
這只來自西班牙的大白熊都從未有過任何怨言。
只是......
時代在變。
籃球這項運動也在變。
如果當你的隊友可以以遠在你之上的效率于籃下完成終結......
那為什么不選擇把低位讓給他呢?
不同于不停在場上帶著對方球員去夾擊克里斯-我炮的德懷特-霍華德。
也不同于寧可擋死隊友順下線路也要坐死內線的“布魯克林悲催獸”。
亦不同于從來看不清自己有多少斤兩的、網隊球迷口中的“NBA史上最水全明星內線”。
以身化盾,立正挨打,不貪功,不執著于任何一項數據,只為球隊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這便是馬克-加索爾身為王朝中鋒的籃球之道。
斯臺普斯中心,超音速半場的左側低位,伴隨蘇楓攆著塞福羅薩坐住這片區域,小加旋即便將其手中的籃球↑到了蘇楓的手上。
而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
看著已經抹開塞福羅薩往里切入的蘇楓......
明知不可能來得及的科里森,亦用他玩命地回撤,完美詮釋了他為何能在蘇楓記憶里獲得雷霆為其退役球衣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