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流民在大雪中無處藏身,只能擠在樹下彼此取暖,不少人已經凍僵,連動一下都很艱難。
本來已經絕望,發現同伴帶著車隊趕來,求生的**令他們用盡力氣呼救。
魏翼趕緊下令,讓士兵營救這些流民,將他們陸續帶到車上。
同時分發少量食物和水,拿厚棉被蓋住。
有幾個已經凍死的沒有辦法,只能就地掩埋,避免被野獸啃食。
之后又騎馬往前巡視,查看有沒有其他困在路上的流民。
確定沒有其他人,這才吩咐調轉馬頭,帶著這批流民火速返回丹郡。
仔細排查后送入新城區安置,得救流民以及他們的親屬千恩萬謝,感激不盡。
魏景想到其他地方也許有同樣狀況,于是派人各帶一輛雪橇車前往潼郡、鉅郡、巴郡、月臺郡、且蘭郡,把軍師改造馬車的方法共享給這些州郡的官員,讓他們學著制造雪橇車,用來接人和運送物資。
各州郡得到雪橇車,立刻吩咐最好的工匠仿制雪橇車底部構造,并且迅速運用。
一個簡單改動卻成了大雪天氣下最佳交通工具,憑借它成功營救大批被困途中的流民,也是的州郡之間資源調動更為方便。
被救的流民全都感恩戴德,紛紛稱頌沅熙公主仁德。其他勢力對流民并不重視,甚至有些勢力官員不斷驅趕流民,一面對自己管轄的地區造成負擔。
金州這邊的政策與其他勢力截然不同,獲救的流民都很慶幸自己趕來這邊。
更不用說到達金州后,官府給每個人登記造冊,給予食物、水、保暖衣物,提供暫時的房屋住宿。聽說之后會安排大家前往金州各郡參與勞作,同樣保證食物和水,并且有足夠暖和的房屋、衣物。
民間是對沅熙公主劉元香一片稱頌之聲,各郡官員卻是對寧澤這個“發明”深深感謝。
若不是改造過的雪橇車出現,這種天氣狀況下營救前來投靠金州的流民,還有運送物資極為困難,會給所有官員的工作造成巨大麻煩。
正因為它的出現,才使得一切能夠順順利利。
也不知是誰起的頭,稱呼雪橇車為“寧氏雪舟”,各地官員紛紛效仿,很快統一使用這個稱呼。
雪舟,意思就是如同雪面行舟。
而“寧氏雪舟”因其雪面疾行功能被各地廣泛使用,解決了冬季積雪太厚,車馬難行的麻煩。
各郡軍隊也開始制造“寧氏雪舟”,以應對任何冬季可能出現的狀況。
有消息靈通的金州商人,不知從那打聽到“寧氏雪舟”構造,花重金請工匠仿制,用作冬季貨物運輸,使得雪橇車風靡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