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時間里,楚洵喬裝打扮,用假身份游走與金州各郡。
他在潼郡做過一段時間,所以知道寧澤的情報網如何運作,也懂得如何避開他們,隱匿自身。
其實在潼郡那段時間,通過處理政務了解到各種政策的好處,發現自己一直看不起的寧澤,還有以沅熙公主劉元香為中心,甚至違背祖宗規矩招募女官令他難以接受的團隊,擬出來的政策竟然是完完全全以百姓為本,很多地方就連自己都覺得值得借鑒,心說當年還在朝廷之事,先帝實施這種政策,怕是百姓都能歸心,江山更加穩固吧?
他也是因為秉承以百姓為主的理念,與當時朝堂中的主流聲音相左,所以干脆辭官不做。
而寶貝女兒成為女官,好像也找到她自己的目標,之前到潼郡幫自己,潛移默化之下,也使得想法有些松動。
這次突然出游其實也有目的,隱藏身份以普通人的視角親自查看金州現狀,以更直接的方式查探寧澤所頒布政策對百姓的益處和執行能力,了解這個以劉元香為主體的勢力團體與其他諸侯有什么不同。
經過實地考察,發現百姓對政策贊不絕口。不管是各郡縣本地人士,又或者被當地政策吸引的外來人口,都因為各種政策生活得到實際改善,各個郡城、縣城乃至鄉村偏僻之地,相對以前都顯得熱鬧、繁華許多。
百姓對沅熙公主的仁德交口稱贊,四處都傳播這贊頌劉元香的聲音。
倒是政策的真正實行者寧澤,好像在百姓之間只有惡名,都說他是控制公主,利用公主的仁義來實現野心的權臣。百姓對他大部分都是害怕,因為寧澤現在確實是金州權勢最大的人,而且聽說精通法術,能夠召來雷霆。
當然也有部分百姓因為寧澤會法術,對他的看法跟其他人不大一樣,反而格外尊崇。至于什么“強娶公主”掌控大權,根本就不在乎。
楚洵好歹在潼郡官方待過一段時間,知道實際情況與百姓傳播的截然不同。寧澤非但沒有控制劉元香,反而是主動背上這個惡名,同時到處在傳播的消息也是他在推波助瀾,恐怕故意為劉元香制造聲勢。
劉元香身為女子,面對惠帝、順帝有著巨大弱點,便是世人一般不容易接受公主干政。因此寧澤也讓劉元香表面上保持對惠帝、順帝正統性的認可,僅僅對兩人誰能真正繼承大統表示懷疑,絲毫沒有流露出讓劉元香取而代之的意思。
甚至為此將自己推到所有人的視線中,藏起劉元香。
世人只能看到權臣寧澤,漸漸忽略劉元香對惠帝、順帝可能構成的威脅,都當寧澤才是挑戰者。另一方面拼命宣傳劉元香的仁德,將所有政策的好處堆到她身上,讓她在百姓心中形象逐漸上升。
至于所謂的強娶公主,就楚洵看來,沅熙公主劉元香本就與寧澤兩情相悅,不存在強迫的可能性。
隨著探訪調查,越來越多的信息呈現在楚洵面前,令他對寧澤看法逐漸改變。而金州的逐漸繁榮,還有相較其他諸侯州郡,百姓臉上發自內心對未來的向往及喜悅,也讓他一直以來的想法產生動搖。
至少相信這個很難讓世人接受的勢力團體,在改善百姓生活,解決各種問題方面,比那些將百姓當做剝削目標,將其當牛做馬,總好像高人一等的諸侯勢力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