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刀槍不入的浮屠軍,本就無力反抗,更不用說陷入包圍。
常純竭力抵抗無果,最終死于王衛之手,撫寧大軍死傷近千人,其余盡數被俘。
主將被殺,被俘將領士兵為求活命選擇投降,被寧澤打散分配到四路兵馬之中。
隨后故技重施,再度埋伏。
昌平太守龔霖相隔幾天抵達撫寧,得知撫寧太守已經出兵救援,目前不知情況如何,迅速統兵追趕,奔赴博平。
途徑博山,寧澤軍四面埋伏,再度殺出。
龔霖大驚失色,混戰中跌落馬下踩踏而死,部將奮力反抗,折損三千余人,最終不敵而降。
兩場埋伏戰,寧澤軍借助地形還有浮屠軍優勢,殺敵四千余人,己方卻僅有百人意外受傷,并無折損,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圍點打援成功,直接吞掉昌平、撫寧兩郡主力兵馬,斷了孫毅后援。
項嶸、項宴請命,各自領兵三千,下軍令狀奪取昌平、撫寧。
寧澤準許,給二人各自調撥三千兵馬,還有攻城器械無數。
項嶸北上奇襲昌平,項宴南下攻打撫寧,寧澤與王衛、杜威、丁牧統率四路大軍掉頭包圍博平郡,并將昌平、撫寧兩郡太守首級送到敵軍手中。
守城將領方寸大亂,急急忙忙帶著首級去見孫毅,來到官署大堂慌亂報告:“少使君,大、大事不妙!寧澤兵馬暴增數倍,分別圍住東、南、西三門,獨留北門一路,并且送上兩、兩個首級……”
首級呈到案前,孫毅命人打開,看到常純、龔霖兩位太守頓覺暈眩。
堂下文武官員也是驚駭不已,本來指望著昌平、撫寧援軍過來解圍,再不濟也能減少一些壓力。誰能想到,兩路兵馬竟然都被寧澤消滅,將所有希望磨滅。
也就是說,整個梁州已經沒有可用之兵,博平郡孤立無援,再無希望。
這種情況下,有文官出來建議,既然寧澤兵馬沒有包圍北門,不如帶兵從北門逃走,設法逃到海邊乘船前往其他州郡避難。
眼下這個局勢,無法跟寧澤對抗。博平城軍民士氣都跌到谷底,更不用說敵方大部隊全數到達,單單寧澤一路都扛不住,現在還能打?
對方大軍匯合,寧澤便不需浮屠軍攻城。他雖珍視浮屠軍,普通兵馬沒那么在乎。
何況昌平、撫寧兩路大軍被滅,勢必存在降軍。萬一寧澤逼迫降軍強行攻城,讓他們自己人打自己人,情況更糟。
既然無力抵抗,留在博平郡遲早守不住,還不如找機會逃離。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保留實力投靠任何一路諸侯,以后找機會打回梁州未必不行。
這個建議讓孫毅有些動搖,他是真的被寧澤打怕了,尤其之前展示的種種“法術”。如今敵方大軍在此,城內士氣低落,連守住城池的信心都沒了。
這個時候,褚鴻出來說道:“少使君,寧澤故意留下北門,就是等著咱們出城。若從北門突圍,肯定中計!”
孫毅不傻,剛才只是恐慌之中沒有仔細思索。聽褚鴻這么一說,馬上反應過來。
寧澤之所以不把博平城四路城門全部堵死,刻意留出北門,為的就是引誘己方出城。
之前封死四路,因為外有援兵,己方可以在城內據守。如今昌平、撫寧兩路大軍被破,常純、龔霖首級就在眼前,已經失去任何支援。
若對方將四門堵死,己方無可奈何只能死戰,可能激起士氣。
所以留了北門,讓城內軍民看到仿佛有一絲希望,便不會陷入死戰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