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率先攻打永安郡,項嶸、項宴作為副手,兵臨城下。
榮廷指揮守城,嚴格遵照楚白命令,不論杜威如何挑釁,始終堅守城池。
叫戰無用,杜威領兵強攻。
榮廷下令弓箭齊發,拒城而守,依靠城墻數次擊退杜威大軍。
見敵軍城防堅固,杜威暫退。
安營扎寨思考破城之策。
項宴建議:“敵軍以拖為主,堅守城池。末將研究過永安情報,城內水源主要依靠君陽河供給。若我軍前往君陽河上游截斷水流,永安必亂!敵軍若不出城,城內百姓、士兵、戰馬逐日消耗,不出半月無水可飲,破城易爾;敵軍若出城護水,可以設下伏兵,一舉成擒!”
杜威覺得這個計策很好,便按項宴所說,派兵前往君陽河上游堵住水源,讓隨軍雜役挖出一條水道,把水引向旁邊河流。
君陽河水位下降,城內很快發現,立即報告榮廷。
榮廷大驚,永安城內只有少量水井,幾乎所有人都靠君陽河的水源生活。敵方切斷君陽河,這招太狠了!
部下勸他帶兵出城,保護君陽河水源,使其可以順利流入城內。
榮廷當然知道水源重要,但楚白讓他堅守城池,任何情況都不能出去,以免有失。因此另想他策,派人尋找精通打井的工匠,希望盡量打鉆更多水井,提供維持城內基本所需的水源。同時下令保護城內晉升的所有水源,包括百姓家中水井,優先征調軍用。
數日之后,君陽河完全干涸,上游水源流往他處,城內水源完全不夠用,百姓對自家水井被官府征用很是不滿,甚至爆發多此沖突。
負責打井的工匠回報,找不到合適地下水脈,畢竟永安地下水脈稀少,否則不會完全依靠君陽河。
手下又勸榮廷,希望出城奪回水源,畢竟水是最重要的生活資源,必須讓君陽河上游水源重新回到城內。
榮廷不答應,覺得城內水源節省使用,可以讓軍隊堅持一個月左右。加上冬季時不時會下雪,可讓軍隊、百姓取雪化水,沒有問題。
杜威軍截斷水流之后,并不急著攻城,只是圍住永安郡四處城門,絕斷城內任何人出城打水的可能性。
說起來榮廷的想法是對的,依靠現有水源,若能下幾場雪,百姓化雪成水節儉一點,完全可以堅持。
可他運氣似乎沒那么好,半個多月永安郡只下一場雪,而且不是很大。
下雪之后沒多久,整個永安城所有角落都被百姓清掃得干干凈凈,不剩一片雪花。
只是化開之后,只有很少的水量。
軍隊是確保最低程度的供水需求,沒有多大問題,百姓民怨越積越多,尤其家中水井被士兵占據,明明屬于自家的水源只能看著,一滴都拿不到。
終于,怨氣積蓄到一定程度,完全爆開!
元州本就是楚白從蘇均手中搶奪,來不及經營,民心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