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有不需要參與初選的。譬如寧澤手下武力值最高那批武將,又或者唐牛、周鴛、梅緒、陸淵這些有“使團特權”的。初選主要針對來自民間的豪杰,優勝劣汰。
每天十幾個比賽場所,從早到晚不間斷地比賽決出勝者,尚未進入正式選拔,整個華郡已經熱鬧非凡。每場比賽都會聚集無數百姓,寧澤夫妻也會帶著本地官員前去觀看。至于三路使團,當然不會錯過。
初選也會出現不少亮眼的選手,令人印象深刻。
持續數日之久,終于淘汰掉實力最差的報名者,即便如此,進入正是選拔的人數還是達到七百多人。
大會之前每天報名的人數實在太多,若不截止登記處現在都閑不下來。
人多不是問題,反正十幾個專門建造的賽場,從白天到黑夜連續選拔,很快可以決出最強百人,在決賽中亮相。
正式選拔賽中,寧澤麾下武力達到90以上的猛將還是免賽,直接獲得決賽名額。三路使團中,名動天下的唐牛,有征西將軍之名的梅緒,陸驄的親侄陸淵也都直接獲得決賽名額,不必參與選拔。
倒是周鴛武力達到93點,可是沒有名氣,天下人只知道他的義兄唐牛,并不知道還有一個周鴛,因此自愿參與選拔,靠武力奪得名次。
寧澤麾下武力低于90的參賽者,除了在金州身份地位僅次于他的梁騰之外,包括魏翼、宓元生等人全都參與選拔賽,憑借武力奪取資格。
正式選拔賽,武將水平比初選更強,打起來也更精彩。
因為有一批武力過90的內定將領,參與決賽的名額少了許多,每個人都是鉚足全力,要從七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
這些參賽者抽簽決定數字編號,然后根據編號捉對比斗,勝者再與相近一組的勝利者比賽,就這樣以淘汰制度取最強一批。
這種淘汰制度有優點也有缺點。
優點是比賽可以很快進行,并且迅速決出勝者;缺點是萬一兩個實力很強的碰到一起,本來都有資格進入決賽,可是運氣不好僅以微弱差距輸給比自己強一點點的武將,結果就被淘汰,而運氣好的可能一路遇到弱咖,明明實力比淘汰的弱些,卻順利進入最終決賽。
針對這點,寧澤有所考慮。
初選的時候,其實早就讓手下記錄每場比賽,把表現突出的參賽者名字記錄在案,根據他們在初賽中的表現,總結正式選拔賽淘汰原因,若真出現強強淘汰的狀況,便可額外給予這些被淘汰者一次復活機會,另外進行一次考核,決定能否以編外號碼進入決賽之中。
決賽是1至100號,視情況將復活的編為101以后的號碼。在決賽中,采取的是積分淘汰制,戰勝的對手越多,獲得積分越多。積分末位的武將就會淘汰出局,直至剩下最后百人,然后以各自實力進行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