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邵等對方三萬兵馬完全通過,伏兵從后方突然殺出,主力兵馬也從前方出現,形成包抄之勢,前后夾攻。
查爾木大驚,慌忙應戰。
戰場之上遇到黃邵,被一刀砍翻。
主將陣亡,查爾木軍一片混亂,面對黃邵兵馬失去戰意,掉頭逃跑。
黃邵領兵追擊,殺敵三千,俘獲八千。
敗兵逃回城內,向國王稟告。
國王得知查爾木遇伏身死,大驚失色。趕緊派遣松木、松干、榮塘三員大將,各領一萬精兵迎戰黃邵。
兩軍交鋒,黃邵不敵三員大將圍攻,暫且撤回。
褚文秀當即寫下三封勸降書,派人綁在箭上射到松木、松干、榮塘軍營。
榮塘得到勸降書,仔細看過之后,當場撕碎。
松木、松干卻私下見面,原來兄弟兩人在博多國并不如意,當看到勸降書中內容,許諾投降之后高官厚祿,甚至取代博多國王也不是不可能,頓時動心。
兄弟兩人私下商議后,決定搏上一次。
當夜,兩人趁榮塘熟睡之際,突然帶兵沖入營地。
榮塘來不及反應,被松木、松干當場斬殺。
松木、松干帶著榮塘的首級跑到黃邵軍營。
黃邵大喜,親自迎接二人,給予重金賞賜,并且許諾攻占博多國后保舉二人。
松木、松干收攏兵馬,與黃邵合兵一處,共計四萬之眾,浩浩蕩蕩向前推進。
博多國王聞訊大驚,趕緊帶兵逃離土渾城,退至拿邦。
黃邵遇到微弱抵抗,在松木、松干協助下,輕松占領土渾城。
博多國王丟了土渾城,趕緊召集文武官員商議。
丞相庫喜說道:“敵軍兇猛,當以和談為主!不如派人前往土渾見那華將,同意參拜沅熙女皇。中原混亂,諸侯交鋒,我國只需拖延時間,待華國勢弱,便可舉兵報仇,甚至入住中原!”
博多國王當即派遣一名能言善辯之士作為使者,趕到土渾城面見黃邵,只說博多國愿意成為大華屬國,國王也會親自派遣使者前往大華以屬臣名義參拜女皇,請黃邵兵馬退出土渾城。
黃邵詢問褚文秀。
褚文秀說道:“此乃博多國示弱拖延之策,并非真心歸降。可假稱同意,趁其不備猛攻拿邦。蠻夷之地畏威而不畏德,只有徹底征服方能為我所用!”
黃邵對褚文秀言聽計從,假裝同意博多國王的請求,讓使者暫且回去。隨后突然領兵奇襲,攻打拿邦。
博多國王慌忙派兵抵擋,數戰數敗,只能放棄拿邦撤往科賽城。
黃邵趁機命松木、松干南下奪取牙地、兀圖二城,領兵猛攻科賽。
博多國王堅守科賽數月,期間數次宣布投降,黃邵不予理會,最終城破。
為求活路,博多國十幾員文武大臣殺死國王,親自將首級獻上,宣誓永遠效忠大華。
松木、松干順利攻破牙地、兀圖,博多國五城之地納入華國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