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牛回到卞州養傷,得知陸驄、馬健也都戰敗撤回國內,稍微有些擔心:“不料寧澤勢大,如趁朕受傷之際攻打蒲州,如何是好?”
梅緒建議:“大將軍與寧澤私交甚厚,不如請他書信一封送往華郡,就說此戰是受陸驄、馬健逼迫,只得出兵。眼下稍微放低姿態,待陛下養好傷勢,重整兵馬再做打算!”
于是唐牛命周鴛寫信,緩和兩國氣氛。
司馬法回到密梁,向陸驄稟告此戰失利原因,將寧澤的“法術”詳細告知。
陸驄大驚失色,對方法術這么厲害,怎么抵擋?
司馬法倒是不擔心,恭敬回答:“寧澤雖強,終是**凡胎。可重金招攬刺客,輪番暗殺。老虎再強也有打盹的時候,一旦成功,華國不足為慮!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戰因雜交莊稼而起,說到底還是軍糧問題。短期內不能再戰,應當增加派駐華國細作數量,一者設法盜取雜交莊稼機密,二者尋找機會破壞雜交莊稼實驗,或者暗中焚燒雜交莊稼農田!還有,關于寧澤軍‘炸雷’的秘密,臣略有掌握,只是關鍵處還不明白。因此需要加強資金投入,命細作深入打探!若能得到‘炸雷’,定能以此對付寧澤自身!”
陸驄聞言點頭,對司馬法的建議全盤接受。
司馬法立刻著手準備,要以非戰爭的情況對付寧澤。
寧澤軍大勝,成功擊退三方兵馬,解了困局。
雖然覺得可能性不是很大,為防敵軍再度來襲,暫命歐陽春坐鎮元州,杜威留下輔助;褚文秀、黃邵坐鎮池州;陳臺、鐘吉兆坐鎮江州,兵力繼續布防。
安排好各處防備力量,率領大軍折返金州。
到了華郡,城內官員百姓在劉元香帶領下熱烈歡迎,慶賀大捷。
回到朝堂論功行賞,有功將士盡皆升職褒獎。
廖郡太守富坵被俘,對于華國來說折損一個太守級的官員比較麻煩。畢竟不像另外三方勢力,劉元香作為女皇,雖然現在情況有所改善,人才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華國已經到處開設學堂,盡量自己培養人才。問題是人才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還需等待數年甚至更久。
因為固有觀念,有能耐的文人武將多數不愿意為女人效勞,這也是寧澤軍大部分武將要通過俘虜招降的原因。
像唐牛、陸驄、馬健三方勢力相對好些,當大成勢力徹底滅亡,投靠這三方的情況就有所改善,只要不是重量級官員被俘,他們比較沒那么重視。
唐牛軍連番戰敗,士氣已經很低,加上御駕親征的“皇帝”受傷,短時間內肯定不會再戰。
陸驄軍糧草被燒,今年怕是難以支撐另外一場大戰,想必也是暫且求和。
至于馬健那邊,單獨一方勢力不可能跟華國對抗,當然會選擇暫時的和平。
因此,以戰勝國的身份向陸驄提出交換人質的條件,成功幾率很大。
反正這場戰役中,陸驄軍被俘武將不少,許多不肯投降。
寧澤軍這邊除了富坵,也有一些低階武將被俘。
干脆來一次俘虜交換,把雙方部分被俘將領和士兵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