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就算邊士育設伏引誘,管學虎能在這種情況下反奪城池,說明早有準備!若無反心,怎會如此?”
文武官員嘰嘰喳喳爭論起來,十分熱鬧。
丁弼聽得頭痛,于是打斷他們:“召你們前來是問對策,不是議論此事!陛下下詔命本府妥善處理,爾等可有對策?”
“府尊,”幕僚建議,“依屬下之見,不如派人去見管學虎,責令對方放棄抵抗,主動轉交長青縣控制權。若他同意轉交,說明并未背叛,其中必有誤會。若他不同意轉交,甚至做處反抗之舉,說明此人確實投敵,便可出兵剿之!如此兩邊兼顧,既不會冤枉管學虎,也不會錯放叛將!”
“嗯~”丁弼微微點頭,覺得這話在理,“好一個兩邊兼顧,便以此計行之!”
“府尊英明!”
丁弼派遣都尉涂熊帶兵五千,出城向長青縣進軍。
兵馬抵達長青縣附近,先派使者入城,當面對管學虎道:“奉陛下命調查長青縣奪城之事!管將軍若無愧于心,請開城自縛,跟隨都尉返回閩江,將前因后果交代清楚。若不從,攻破城池以叛將罪名處之!”
管學虎很害怕,心說終于來了。
先把使者支開,召集手下商議此事。
手下分為兩派,一半支持管學虎跟隨都尉涂熊前往閩江,向太守丁弼當面說明,解除誤會。另一邊覺得,這種情況下管學虎一旦自縛出城,跟隨涂熊抵達閩江,肯定兇多吉少。丁弼不一定查得清楚,有可能圖省事或者證據不利于管學虎,到時候生死掌握在他人手中,甚至連累到在場所有人。
兩方爭論許久,管學虎頭痛欲裂。
最終想到一個折中的方法,派人先把涂熊請到城內,先當面跟他解釋。若能解釋清楚,確保整件事情回到正途,到時候一起返回閩江郡,不用太擔心。若是在解釋不清,跟著去閩江郡只會丟掉性命,還不如另想辦法,實在不行逃到附近深山落草為寇。
于是請來使者,傳達管學虎的想法。
使者出城見到涂熊,將管學虎的意思轉述。
涂熊詢問副將,副將對他說道:“管學虎邀請都尉進城,有可能為了說明此事,解釋誤會。也有可能引誘都尉,設計伏殺,然后吞并兵馬。這是一場賭博,對都尉來說并不公平。”
涂熊覺得有道理,萬一管學虎故意誘騙自己進城,在里面設下陷阱,逃都來不及。仔細思考后,邊讓使者進城傳話:“要談可以,必須在城門外,兩軍陣前相見。”
使者講話傳到,管學虎便明白涂熊的意思,他是擔心安全問題,主要對管學虎不夠信任。
就好像管學虎擔心自縛前往涂熊面前,沒辦法保護自己。涂熊也擔心進城后都是管學虎的人,不能保證他的安全。
城門口,兩軍陣前相見好像比較妥當。
經過商議,管學虎覺得要解除誤會,自己必須做出相應之舉,于是同意涂熊建議,約好雙方在縣城城門會面,當面對談。
使者把話傳回涂熊軍營,雙方各自行動。
涂熊先帶兵列于城外,等待管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