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文武心說華國的利民政策讓他們在百姓之間聲望很高,說不定很多百姓巴不得變成華國人。不過這種話沒人敢當馬健的面說出來,事實上現在這個局面,朝中許多文官武將心中開始活動,正為之后的事情作打算。
“軍師,除此之外,還要作何準備?”馬健緊張看著馮喬。
“陛下應當鼓舞士氣,讓城內兵將知道您與他們并肩作戰,即使敵人再強,絕不退縮!”馮喬回答,“我軍士氣不高,若得陛下親自鼓舞,或有奇效!”
“沒有問題!”馬健說道,“朕身為南成之君,自然身先士卒。”
“除了緊急備戰之外,陛下也得提前做好撤離準備!”馮喬抬頭,“此戰有兩種結果,一是我軍擋住敵方進攻,拖延足夠時間,使得對方糧草耗盡暫時撤退,取得喘息空間;二是無力抵擋,不得不做最壞打算……”
“什么是最壞打算?”馬健忙問。
馮喬拱手回答:“最壞打算就是放棄羌陽,暫避寧澤鋒芒。為保南成基業,臣等追隨陛下逃到蠻族地界,借蠻族地勢藏身,隱于山中。或者穿越蠻族地界,南下渡海。待中原情勢轉變,再伺機殺回,奪取天下!”
“這……”馬健聽到這話,面露猶豫之色。
馮喬的話很現實,也是最恰當的選擇。可是放棄中原逃到蠻族,又或者躲到海外,那種艱苦不用想也知道。
真到那個時候,有多少人愿意追隨自己逃到蠻荒之地,有多少人愿意跟隨自己逃到海外?恐怕多數人都吃不了這種苦。
逃到蠻荒之地,逃到海外,恐怕自己也會給后世留下笑柄。若有機會殺回中原,重奪社稷還能說是臥薪嘗膽,忍辱負重。也許一去不回,再也不能回到中原,甚至連累子孫后代淪為蠻族,豈不是愧對祖先?
想到這種可能,馬健不由低頭沉默。
看到馬健這副表情,馮喬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于是說道:“此戰勝負未知,事在人為。只要軍民齊心,亦能守住城池直到寧澤退去!到那時候便有喘息之機。”
馬健微微點頭,心說走一步算一步吧!
寧澤再厲害,也不是完全打不過他對吧?
但凡有一線生機,就要拿出全力去拼,不到最后誰勝誰負都說不準。
也許逼到絕境,也能絕地求生。
想到這兒,馬健環顧群臣大聲說道:“諸卿可愿同朕背水一戰,與那寧澤搏上一搏?即便兵臨城下,勝負猶未可知!”
馬健話音落下,部分意志堅定的南成官員立刻回答:“臣等愿隨陛下死守羌陽!!”
雖然聲音不是很齊,還有大部分南成官將沒有信心,聽到君臣對話,仿佛稍微安心。
“朕沒聽清!”馬健環顧群臣,大部分官將還在華國兵馬隨時打過來的不安和恐懼中,令他心中不悅,“諸卿可敢一戰?”
有人帶頭之后,那些之前沒有張嘴的南成官將為了壯膽,也都跟著大聲喊出:“臣等愿隨陛下死守羌陽!”
就算不是出于真心,朝中上下齊聲呼喊,氣勢變得極強,也讓他們的不安與恐懼稍稍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