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華10年,夏末。
華國終于單方面撕毀和平協議,同時向蒲州三龍郡、卞州夏城郡發動攻勢。
北部以大將軍宓元生為首,馮喬、魏翼、白鏡堂、白亭晚、祖洪、劉盤率領8萬大軍,強攻三龍。
南部以御史大夫梁騰為首,裴濟、楊昭、梁楷、梁舜、梁靖、梁云、梁藝率7萬大軍,強攻夏城。
唐牛領兵坐鎮三龍郡,周鴛在旁輔佐,周國文武大將齊聚,算上民兵號稱百萬之眾堅守城池。
丞相梅緒、大將李凌鎮守夏城,號稱八十萬眾,抵擋華**隊。
當然,號稱都是有水分的。
其實三龍郡算上民兵最多三十萬,夏城也就二十三萬兵馬。
看起來數量是華**隊的幾倍,民兵的戰斗力真的不高,況且雙方士氣都是極端。周國這邊士氣低落到極點,華國那邊士氣爆滿。
雙方開戰,唐牛發出檄文指責華國單方面撕毀和平協議,痛斥對方不守約定。
然而不痛不癢,因為這場戰爭是寧澤一手安排,罵名自然在他身上。而最不在乎罵名的就是寧澤,天下百姓對他這個“神仙”滿是敬畏,加上收服燕隨風、燕從云兄弟之后,整個宗教都在為他宣傳,更是將其捧上神壇。
寧澤已經背負無數罵名,可是在“神仙”身份樹立起來,加上手中掌控華國國內輿論權,雖然會有些許反對聲音,絕大多數還是對他狂熱支持。
至于華國女皇,大家都說她是寧澤的“傀儡”,整個華國都是寧澤一人把持,攻擊點回到寧澤身上,對華國政權并無多大影響。
到最后,唐牛的檄文就在不痛不癢中被人忽略。
戰爭爆發,兩**隊展開激戰。
對周國來說,這一次運氣還算好,寧澤并未參與進來,竟然留在華郡。戰斗完全交給宓元生、梁騰兩支部隊。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沒有寧澤的“法力”加持,華**隊雖然強悍,士氣高漲,在周國將士拼命防守下,強攻城池沒有那么容易。
梁國大將陸渙、陸淵父子率兵3萬馳援夏城,算是兌現承諾。
司馬法不敢輕離,他要主導梁國內政,設法盡快充盈糧庫,征募更多兵將展開訓練。一方面隨時戒備寧澤率兵來襲,一方面努力恢復國力。
對于唐牛來說,梁國能派兵來援已經很不錯,沒辦法指責對方,畢竟梁國自己也很危險,國力空虛。
有陸渙、陸淵三萬兵馬增援,夏城郡面對裴濟稍微安心一些。
畢竟裴濟的戰斗力很強,梅緒很難扛住。陸淵比裴濟強些,可以靠單挑挽回一些士氣。